明朝那些事58《天坛祭天》(5/6)
着远处更鼓,慢慢融进北京的夜色里。
崇祯十七年正月,李自成的大军已到山西,北京城飘着细雪,天坛的祈年殿却挂起红灯笼——崇祯帝要举行“大祀”,祈天保国。钦天监主簿王承恩抱着祖传的算筹袋,看着殿内新换的龙井柱,楠木上的金龙彩绘格外刺眼,却掩不住柱身上新刻的字:“崇祯十六年冬,拆民房千间,得楠木十二根,方修此殿。”
“天寿国祚,全系于此祭。”崇祯帝的声音里带着哭腔,冕旒下的眼角有深深的青黑。王承恩盯着圭表,发现日影竟比冬至刻度偏了三分,与永乐十八年的异象如出一辙。更骇人的是,圜丘坛的天心石上,不知何时出现了血脚印,从棂星门一直延伸到神牌前,每一步都带着冰碴,显然是从宫外踏雪而来。
祭天礼进行到“献玉帛”时,执事官刚捧起玉璧,殿外突然传来巨响——西华门方向火光冲天,不知谁喊了句“闯贼进城了”,乐官手中的编钟当场落地,碎成十八块。崇祯帝踉跄着扶住神牌,王承恩看见神牌上的“皇天上帝”四字竟在流泪,暗红的水痕顺着牌位往下淌,在供桌上积成“亡”字。
“天要亡我大明啊!”崇祯帝突然拔剑,砍向龙井柱,楠木柱上的金龙彩绘应声剥落,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刻字,全是永乐至崇祯年间,被活埋工匠的姓名和砖号。王承恩认出其中有“郑辰”“陈玄”“陆文启”的名字,每个名字旁都画着三道刀痕,像在天上地下,都要讨个公道。
未时三刻,皇帝带着王承恩往煤山跑,路过天坛西墙时,墙里突然传来“咚咚”声,比当年更急更响。王承恩回头望,见西墙上的“响石”竟在流血,砖缝里渗出的暗红,在雪地上画出“覆国”二字。他突然想起祖父说的“天心十道”,原来天听从来都在,只是这六十年的冤魂,终于等到了王朝覆灭的时刻。
煤山歪脖子树上,崇祯帝吊死时,王承恩看见天坛方向腾起片黑云,云里无数人影攒动,腕上的三道疤痕连成一片红光,映得半个北京城血似的。后来有人说,那天夜里,天坛的祈年殿顶传来金戈铁马声,像是十万工匠的冤魂,跟着闯王的军队进了城,讨回了六十年前的血债。
天坛成了公园的第廿三年,留着分头的历史教员张恪尘站在圜丘坛上,给学生们讲“天人感应”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