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那些事19 苗疆蛊事(7/7)
草药经过精心炮制后,放入锅中加水熬煮,熬出的汤药让中蛊者服用。在服用汤药的同时,巫师还会配合一些特殊的仪式,如念咒、画符等。巫师会手持桃木剑,在空中挥舞,口中念动神秘的咒语,然后用朱砂在黄纸上画符,将符烧成灰烬,让中蛊者服下。这些仪式据说可以增强解蛊的效果,帮助中蛊者更快地恢复健康。
对于毒性较强的蛊,解蛊的过程则更加复杂和危险。巫师可能需要亲自进入深山,寻找一些稀有的药材和毒虫,制作特殊的解药。这些稀有的药材往往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,需要巫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顽强的毅力才能找到。有些药材还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采摘,否则就会失去药效。寻找毒虫也同样困难,这些毒虫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隐蔽性,巫师需要小心翼翼地捕捉。在制作解药的过程中,巫师要严格按照秘方的要求,将药材和毒虫进行炮制、混合,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解药。在解蛊的过程中,巫师要小心翼翼,防止自己也被蛊毒所伤。有些蛊虫非常狡猾,会隐藏在中蛊者的身体深处,难以察觉。巫师需要运用特殊的法术和技巧,如通过观察中蛊者的气色、脉象,或者借助一些神秘的工具,如罗盘、铜镜等,来确定蛊虫的位置,然后将蛊虫引出体外,再进行消灭。
防蛊也有许多方法,苗族人在日常生活中,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蛊术的侵害,这些方法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自然的敬畏。他们会在家门口悬挂一些特殊的物品,如大蒜、菖蒲、桃树枝等,据说这些物品具有辟邪驱蛊的作用。大蒜具有强烈的气味,可以驱赶蚊虫和蛊虫;菖蒲被视为一种吉祥的植物,能够辟邪驱鬼;桃树枝则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,可以抵御邪灵的侵扰。在端午节时,苗族人会将这些物品挂在家门口,形成一道天然的防线。
在外出时,苗族人会随身携带一些草药,如雄黄、朱砂等,将它们磨成粉末,撒在自己的周围,以防止蛊虫靠近。雄黄和朱砂都具有辟邪、解毒的功效,是苗族人防蛊的常用物品。他们还会将这些草药制成香囊,佩戴在身上,不仅可以散发香气,还能起到防蛊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