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焚烧麦秸秆(2/3)
万缕的联系。
“诸位,从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,我们不难发现,工业生产的核心环节——能量转换过程,看似普通寻常,实则是造成环境问题的‘隐形杀手’。”
王拔丹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,目光炯炯有神,“在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中,大量的热能在转化过程中白白地损耗掉了,与此同时,还伴随着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。这些温室气体就如同给地球裹上了一层越来越厚的‘棉被’,使得全球气候不断变暖,冰川加速融化、海平面持续上升,一系列的环境危机接踵而至。”
说着,他拿起粉笔,在黑板上写下关键的公式和数据,进一步解释道,“再从电磁学的角度来剖析,现代社会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,而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辐射,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,将我们的生活环境紧紧笼罩。长期暴露在这种辐射之下,不仅会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生理上的损害,还可能干扰生物的正常行为和繁衍,对整个生态平衡构成潜在的威胁。”
“各位,今天我们就以焚烧麦秸秆为例,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,实则危害极大。从物理层面来看,焚烧麦秸秆的行为是对环境和资源的严重破坏。”王拔丹教授顿了顿,接着说道。
“大家都知道,物质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反应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,以热能和光能的形式呈现出来。当焚烧麦秸秆时,瞬间产生的高温会对周围的空气产生直接影响。”
王拔丹教授拿起一支粉笔,在黑板上迅速地画出一个简易的空气流动示意图,“在高温的作用下,周围的空气会迅速受热膨胀,密度减小,从而形成上升气流。这些上升气流会携带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一同上升,进入大气的对流层。”
“麦秸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颗粒,这些颗粒的粒径大小各不相同,其中一部分属于可吸入颗粒物,甚至还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p25。”
王拔丹教授再次推了推眼镜,继续说道,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,这些微小的颗粒物质量轻、表面积大,它们会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,很难沉降。而且,它们还会吸附空气中的其他有害物质,像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,形成复杂的污染物。当人们吸入这些含有颗粒物和有害气体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