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和崇祯摊牌(1/5)
另一边的阮大铖也是被突如其来的任职搞得有点懵,看过军制和改革方略后才恍然大悟,自己这是成了太子班底的左都御史?任命自己为纪检大臣,待遇倒是也很高,正二品,督察海陆两军的所有违纪违法行为和财政稽查,军中所有的军法部门服从部队主官管理。
但归属,任命及汇报则直接向纪检大臣负责,另在地方设立纪检委,负责稽查地方,人手和编制让自己到时拟个章程报太子审批,以后纪检委向全国发展,取代御史台,这权利很大啊,军政民政都能插手,财政稽查啊,谁人不怕。
哈哈哈,老夫终于熬出头了,东林党的崽种们,等老夫上位,要把你们挨个查个底朝天,以报老夫心头之恨。
两人都是收拾一番,带着大量的门人弟子向上海进发,先在上海上任,而后要去天津卫考察,而李邦华不出意外的也都答应了,他们都有心报国,但遭朝廷排挤,反正也是闲赋在家,不如参与改革,将来说不定也能青史留名。
崇祯十三年,1640年。
这一年年初倒也没有什么大事,剿冦的事也是没什么大的进展,剿剿停停,直到六月,张献忠、罗汝才攻陷四川,朱慈烺终于坐不住了,对于他这种知道结局的人,坐在北京等死的感觉真是太折磨人了,这天早朝之后,朱慈烺来到文华殿,求见崇祯。
“儿臣问圣躬安?”
“朕安,春哥儿起来吧,今儿个有什么事嘛?”
“父皇,儿臣闻流寇攻陷四川,心感焦急,想向父皇请示,前往天津督军,加速新军改革,还请父皇恩准。”
“哦?春哥儿有心了,朕知道你关心国事,但你毕竟太小,你在天津和上海的动作,朝臣弹劾的奏章已经满天飞了,只是朕全部都留中了,但是也不可闹得不可开交。”崇祯放下奏折,捏了捏隐隐作痛的眉心。
“父皇勿忧,我们发展新军并未动他人的利益,也没有要朝廷出钱,他们并没有什么理由反对。”朱慈烺明白崇祯的意思,五弟的死历历在目,这也是朱慈烺不想再在皇宫待着的一部分原因。
“嗯,但是再大可能就有人出来制止了,你自己心里要有数,说说吧,现在进展如何了?”崇祯一直也未重视过新军的发展,只是一直当做慰藉朱慈烺报国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