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防空洞的膜宇宙缝合(4/8)
目光投向那个由克莱因瓶颈口形成的通道。张教授兴奋地说:“这个通道很可能就是我们缝合膜宇宙与现实世界的关键!也许,苏联当年的设想是对的,通过这台铣床在微观层面刻画出的时空接缝,配合克莱因瓶的特殊结构,能够实现不同维度之间的稳定连接与修复。”
帅东点了点头,“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个通道的性质和作用。它为什么能稳定膜宇宙的震动,又将如何帮助我们彻底缝合膜宇宙,这些都还是未知数。”
于是,科研团队立刻展开行动。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通道,用各种精密仪器对通道进行探测。通过扫描,他们发现通道内部存在着一种复杂的能量结构,这种结构与十一维时空理论中的某些模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。
“根据这些数据推测,这个通道可能是一个微观层面的十一维时空入口。它通过特殊的能量传导,实现了对膜宇宙震动的控制。也许,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引导膜宇宙的能量,使其与现实世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。”团队中的年轻研究员小王分析道。
帅东沉思片刻后说:“有道理。但我们不能贸然行动。首先,我们要确保这个通道的稳定性。如果在引导能量的过程中,通道再次引发膜震动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经过数小时的紧张研究和讨论,团队制定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。他们打算先利用一些小型的能量探测器,通过通道进入膜宇宙的边缘区域,收集更多关于膜宇宙能量分布的数据。然后根据这些数据,调整通道的能量输出,逐步引导膜宇宙的能量进行重新分布,从而实现膜宇宙与现实世界的缝合。
在方案确定后,科研团队迅速投入准备工作。他们精心挑选并调试了一系列微型能量探测器,这些探测器被设计得极为精巧,能够适应通道内复杂多变的能量环境,并准确收集关键数据。
一切准备就绪,帅东亲自操作机械臂,小心翼翼地将第一枚微型能量探测器送入通道。探测器沿着通道缓缓前行,在五彩光芒中逐渐消失。与此同时,科研团队成员们紧盯着监测屏幕,密切关注着探测器传输回来的数据。
起初,数据传输一切正常,探测器顺利通过通道,抵达膜宇宙边缘。屏幕上不断跳动着各种复杂的数据,代表着膜宇宙边缘独特的能量场、粒子密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