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账房总管(2/4)
。
她如今就是个纯做事的。
姚珍珠的意思还不够明白吗?
银子可以拿出来用,但怎么用,用多少,人家说了算!
老夫人也跟着去了中堂。
等人都到齐后,元氏开始介绍。
总管事沈六,据说从小跟着老太爷,终身未娶。
门房前后门各一人,必不可少。
厨房四名婆子,四名丫鬟。
茶房三人。
老夫人院里,三人。
大房二房三房,各院各三人,常姨娘房里就一人。
书香斋,除姚珍珠带来的初宜拾芜,有海棠玉竹柏仲三人。
另外,还有四名负责打扫和做些杂事。
沈府上下,不算初宜拾芜,共八名男仆,二十六名女仆,基本上签的都是死契。
在南州当地的大户人家来说,虽显寒碜,但沈家如今加姚珍珠才十五个主子,足够用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沈家穷困如此,却从未发卖过奴仆。
要知道,签了死契的仆人,主家可以当物件儿一样随意处置,就是不小心弄出人命,官府也只是罚些银子了事。
大户人家,缺银子时,发卖仆人很常见。
但真正的清流人家,却不屑做这样的事。
沈家的祖训中,便有“待下以仁,不以势压人”的条文。
显然,他们都做到了。
但,人都是很现实的。
富贵时施仁义,和穷困时求仁义,是两码事。
任何关系,同甘容易共苦难。
看看这满院的落叶,想想每日那几样勉强下咽的饭菜,可见昔日的感恩戴德,已经荡然无存。
只怕在他们心里,主家这时的仁义,好比馊掉的饭菜。
“珍珠,你既要见他们,便说几句吧。”
老夫人发话,姚珍珠便站了起来,应声说:“是。”
老夫人又对众人说道:“往后,少夫人便是沈家的……”
一时还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称呼。
元氏弱声建议:“不如就叫账房总管吧。”
沈府风光时,光账房就有五六人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