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(5)大青龙汤的适应症与禁忌深度剖析(3/4)
体病情和体质情况,方剂中的药材和用量可能需要适当调整。
原文:上七味,以水九升,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取微似汗。汗出多者,温粉粉之。一服汗者,停后服;若复服,汗多亡阳,遂(一作逆)虚,恶风、烦躁、不得眠也。
这段描述的是中医煎药和服药的一种方法,特别是针对含有麻黄等需要先煎或特殊处理的中药材的方剂。下面我将按照这段描述的顺序,逐一解释其中的要点。
首先,“上七味,以水九升”,指的是方剂中的七味药材,需要用九升的水来煎煮。这个水量是根据药材的量和煎药所需的时间来确定的,以确保药材能够充分浸泡和煎煮。
接着,“先煮麻黄,减二升”,这是因为麻黄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,如果与其他药材同煮,可能会使挥发油过早挥发,影响药效。因此,需要先单独煎煮麻黄,待水量减少到大约七升时(即原水量的八分之七,这里简化为减二升来描述),再进行下一步。
“去上沫”,是因为麻黄在煎煮过程中会产生一层白色的泡沫,这层泡沫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和不良成分,因此需要去掉。
“内诸药,煮取三升”,指的是将剩下的药材加入已经煎煮过的麻黄水中,继续煎煮,直到水量减少到大约三升。这个过程中,药材的有效成分会逐渐溶解在水中,形成药液。
“去滓,温服一升”,指的是将煎好的药液过滤掉药渣,然后趁热服用一升。温服是为了避免药液过冷刺激脾胃,同时也有利于药效的发挥。
“取微似汗”,是服药后的期望效果。中医认为,通过发汗可以排出体内的病邪,但发汗不宜过多,以免耗伤正气。因此,服药后应取微汗,即稍微出一点汗即可。
“汗出多者,温粉粉之”,如果服药后出汗过多,可以用温粉(一种由米粉等制成的干燥粉末)扑在身上,以吸收多余的汗液,防止因出汗过多而耗伤阳气。
“一服汗者,停后服;若复服,汗多亡阳,遂(一作逆)虚,恶风、烦躁、不得眠也”,这句话的意思是,如果服药一次后就出汗了,那么就不需要再服用剩下的药液了。因为如果继续服用,可能会导致出汗过多,进而耗伤阳气,出现虚证,表现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