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(23)中医智慧:清浊邪如何影响上焦下焦健康?(2/7)
称之为“浑”。与清邪相比,浊邪更加难以清除,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更为严重。
“阴中于邪,必内栗也”,则是指当人体阴气不足,正气虚弱时,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。这里的“内栗”指的是内心恐惧、颤抖的感觉,形象地描绘了人体在遭受邪气侵袭时的心理状态。
“表气微虚,里气不守,故使邪中于阴也”则是对邪气侵袭人体机制的进一步阐述。当人体表面(表气)的防御能力减弱,内部(里气)的正气无法固守时,邪气就容易乘虚而入,侵袭人体的阴分。这再次强调了正气在抵抗邪气侵袭中的重要作用。
原文:阳中于邪,必发热、头痛、项强、颈挛、腰痛、胚酸,所为阳中雾露之气,故曰清邪中上。
“阳中于邪,必发热、头痛、项强、颈挛、腰痛、胫酸”这一描述,生动地描绘了人体阳气受到外邪侵袭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症状。而“所为阳中雾露之气,故曰清邪中上”则是对这一病因病机的进一步阐释。
我们来理解“阳中于邪”的含义。在中医看来,人体有阴阳之分,阳气代表着温暖、活跃、向上的力量,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。当阳气受到外邪(如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等)的侵袭时,人体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,从而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。
“发热”这一症状,可不是简单的体温升高那么简单。在中医看来,它是阳气与外邪进行激烈交战的直观体现,就像两军对垒,战火纷飞,而人体正气就是那股不屈不挠的抗战力量。所以,发热其实是身体在告诉我们:别怕,我正在努力对抗敌人呢!
“头痛、项强、颈挛”,这一系列症状就像是外邪在人体上部(特别是头部和颈部)发起的猛烈攻击。它们不仅扰乱了气血的正常运行,还阻塞了经络这一生命能量的通道。想象一下,原本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突然变得拥堵不堪,那种不畅和紧张感,正是这些症状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。
“腰痛、胫酸”,这往往是外邪进一步深入人体内部,对腰部和下肢的气血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的结果。在中医理论中,腰部是肾之所在,而肾又是先天之本,主藏精生髓。当外邪侵犯到这里时,不仅会导致腰痛,还可能影响到全身的机能。而胫酸则是因为下肢的气血运行受阻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