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(20)藏府病症对照表:从脉浮大到身色青赤的警示(3/6)
“乍静乍乱”,则是指患者的精神状态极不稳定,时而清醒,时而昏迷。这往往是由于病情危重,正气已衰,无法再有效约束心神所致。
在中医理论中,对于疾病的发展过程,尤其是当病情危重,出现脏腑功能衰竭时,医者需要细致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,以判断是哪个脏腑首先受到严重损害。“若汗出发目闰 ,喘不休者,此为肺先绝也”,便是中医对肺脏功能衰竭的一种经典描述。
首先,我们来解析一下这句话中的症状表现:
1 汗出发目闰:这里的“汗出发”指的是患者大量出汗,尤其是额头部位;“目闰”一词可能有些生僻,但结合上下文,我们可以理解为眼睛干涩、转动不灵活,或是眼神呆滞无光。这些症状的出现,往往提示着体内津液的大量流失,以及肺脏功能的严重受损。因为中医认为,肺主皮毛,开窍于鼻,而汗液的排泄与肺气的宣发功能密切相关。当肺脏功能衰竭时,肺气无法有效宣发,导致汗液排泄失常,同时,肺脏作为体内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,其功能衰竭也会导致水液在体内潴留,无法及时排出,进一步加重病情。
2 喘不休者:喘是指呼吸急促,呼吸困难。在中医看来,喘症多与肺脏功能失调有关。当肺脏受到严重损害时,其宣发肃降功能失常,导致气机不畅,患者便会出现持续不断的喘息。
在中医临床实践中,面对这样的病情,医者往往会采用急则治标、缓则治本的原则,先通过药物等手段缓解患者的急性症状,如止汗、平喘等,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,调理脏腑功能,恢复阴阳平衡。
对于病情危重,脏腑功能衰竭的描述往往充满了深刻的意象与哲理。“阳反独留,形体如烟熏,直视摇头,此心绝也。唇吻反青,四肢习者,此为肝绝也”便是其中的经典描述。
我们来解析“阳反独留,形体如烟熏,直视摇头,此心绝也”这一句。这里的“阳反独留”可以理解为阳气(在中医理论中,阳气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温暖)在身体某处异常积聚,无法正常运行。当阳气过于旺盛,而阴气无法与之平衡时,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异常状态。“形体如烟熏”则形象地描述了患者皮肤色泽晦暗,如同被烟熏过一般,这往往是由于体内气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