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庄子(1/3)
管家钟叔驾车,子龙,付婆子陪着她,出了城后,孙月娘就把帘子挑了起来。现在是深秋了,田里的稻谷已经金黄,有的已经割了,一铺铺整整齐齐铺在田里,晒两三天就可以脱粒了。
上一世,孙老太太小时候,家里的田也是用这样传统的刀耕火种的方法,稻子割了在田里晒几天,然后运一个用竹篾做的垫子到田里,把稻谷整整齐齐放上面,用一种特制的棍子,(形状像7字,柄比较长,)抡起来敲打稻穗,稻谷就被打下来了。
这个时候,田里会有很多蚂蚱,孩子们就在田里捡稻穗,抓蚂蚱……一路看,一路回忆童年的时光,很快就到了庄子,这个庄叫做沙河庄,是因为旁边有一条小河叫沙河,庄子因此而得名。
庄子离城很近,不过五六里路,位于城南。帮忙管理的庄头姓胡,胡老汉一家子已经帮忙孙家管理庄子四十多年了,后来这个庄子给孙月娘做嫁妆,孙月娘也没有换人。
这个庄子比较小,主要就是稻田,总共有一百二十亩田,租给了十多户人,每年上交三成收成。由于离城近,家里的劳动力农闲时就会到城里打打零工,
总体来说庄子里的人生活还算富足。胡老汉自己家也租了十多亩,由于他担任庄头,就免了他的租金。孙月娘询问了一下今年的收成,稻子的收割情况,胡老汉都一一回答。
这边没有问题,趁着时间还早,孙月娘决定去另外一个庄子看看。这个庄子叫李家庄,离城要远一些,大概二十里,位于城西,还好从这里去只有十多里地了。
城西地势逐渐变高,稻田越来越少,逐渐就不再是平地,而是起伏的小山包,作物也变成了玉米,黄豆这一类了。
马车走了一个时辰,终于到了,这里的庄头姓李,李老汉也是直接随着庄子过来的。庄子位于山脚下,庄子对面是一片梯田,但是由于没有充足的水源,只能种玉米
,面积比较大,大概三百亩,还有庄子后面的山林也是孙月娘的。有一片竹林,竹林后面种的都是松树,松木是建房造屋常用的木料。这片松林孙月娘娘家四五十年前就种下了,现在粗的可以做柱子了。
庄子前的一大块地用来种菜,菜地周围种了很多梨树,这个季节刚好成熟,黄澄澄的挂满枝头,看着就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