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唐汉兴被脑透(1/3)
一句话把唐汉兴问愣了,他心想:“我研究大脑这么长时间,现在连别人想什么我都能知道,难道会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?”唐汉兴正要张嘴解释的时候,突然心中有个声音跟他说:“不对,老先生问这个问题必有深意。自己是在求教人家,当然要放空自己,听他指教。”
看到唐汉兴沉思片刻,没有回复而是投来谦逊的眼神,老先生说道:“咱们先不说理解人类大脑,甚至先不谈一个人如何理解别人的大脑,先想想自身的切身体验。如果你在写一篇框架清晰的论文,特别是进行数据分析时,肯定是一步一步逻辑分析出来的,你会感觉非常清楚自己是怎么想的。但是当你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时候,你会知道自己是怎么想出来的吗?凯库勒非常明确地说苯环结构地表达根本不是他‘推导’出来的,而是自己思想开了小差,在炉火边睡着了,在梦中看到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,醒来后便创造性地提出了苯环。这说明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出来的,但结果就是想出来了,别人当然更不会知道他是怎么想的。”
“您说的这个应该是潜意识。这种空间感可能跟他在研究化学前是学建筑设计的相关。”唐汉兴一边思考一边说了一句。
这时一旁的宋怡佳也听得入了神,自言自语地说道:“还真是这个样子,很多时候我就不知道那些创意是怎么跑到我的脑子里的。”
“我们不仅说不清这些念头是怎么产生的,而且决策过程也不是那么清晰而理性。不光一般地女孩会冲动消费,我见过不少企业家,他们的很多重大决策也是凭感觉做出来的。有些人说这种现象在东方人中尤甚,但我没有对比研究过。说远一些,我猜测像《易经》、《孙子兵法》这样伟大着作的作者,恐怕自己也说不清楚所有内容是如何想出来的。很多西方的着作也未必就那么逻辑严谨,比如勒庞的《乌合之众》,从逻辑上看并非丝丝入扣的推导,但读起来就是会感觉说得挺到位。”
听到这里,唐汉兴脑海里不断重复着:“潜意识、潜意识、潜意识,它在人类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,但是又从未被清晰地研究出来。40年前就有过一个着名的科学实验发现:人即使是决定做出一个简单的动作(如按下按钮),脑电活动也会在意识到这个决定之前几百毫秒就开始了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