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第一次共进午餐(1/3)
虽然唐汉兴的问题非常突然,但宋怡佳瞬间就明确地答道:“不是!”
对于科研者而言,如果一个问题对方能迅速给出否定的答案,往往会引发极高的关注,因为这意味着此时很可能接近了真理与荒谬的分界线。唐汉兴往前拉了一下椅子,示意宋怡佳继续讲下去。
“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:谁将在什么场景下以何种方式佩戴这件珠宝?只有把这个前提想清楚了,才能知道这件作品怎么才算设计对了,只有在对的基础上才能谈到美。比如我们现在看到国内很多职场女孩戴的首饰都是直径在10毫米左右的珠宝,这属于‘办公室类型’的珠宝。因为我们在办公室里面通常在两米左右打招呼,在一米左右交谈。这么近的距离之上,这样大小的珠宝已经可以一眼就看清了,如果再大些就担心被别人说成炫耀。但是换一种职业场景就不是这样了。举个例子,我曾经给你们问鼎大学英文系的一位教授设计过珠宝。她经常讲大课,有时会穿休闲装,有时会穿职业装。穿职业装可以戴胸针,但休闲装经常不行,所以她的首饰应该首先考虑吊坠,便于搭配不同服装。我就把这个吊坠的直径设计为22毫米左右。她看过图之后,第一个问题就问是不是太大了?说自己从来没有带过这么大的珠宝,觉得有点太招摇了。我就请她想象一下讲大课的时候学生离你有多远,在这个距离上带一个小小的‘办公室类型’的珠宝看起来会有多大?她将信将疑地接受了我的意见。等成品做好她戴着去讲课,不但没人说她招摇,反倒赢得了无数点赞。即使在一般的公司里,小体积珠宝并不是能适应一切场合和所有的人。比如在商务签约的场合,它就显得有一些不够正式;对于体型高大的人,也会显得有局促感。”
唐汉兴听到这里,不由得在心里赞许:虽然自己不懂珠宝,单从思维逻辑上讲,确立这样一个设计前提是非常准确的。这个女孩与那些笃定自己天生就知道客户需求的人不同,不是上来就画图,而是先换位思考真实的前提是什么。他甚至会觉得如果宋怡佳去做研究工作也会做的不错。
宋怡佳看着唐汉兴一直在认真倾听,没等他再问,就把商业款的主要生产过程也大致讲了一遍,然后起身将宝石收进保险柜,带着唐汉兴到隔壁的样品加工间去参观,并提前向他说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