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治国(5/8)
“孙儿觉得应当两者结合互为填补。”
李隆基微微一笑说道:“看来你确实有所获!只是朕从来没听说过治国策略还有强道一策。”
“强道主张强权和对外战争,通过掠夺“以他国之财富,滋养本国之臣民。将本国国内矛盾通过战争转移至他国。”
李隆基一听瞬间眼睛一亮说道:“这强道听着不错!”
随后李倓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。
李倓说道:“此道虽好!但是需要把握一个度,过度暴力掠夺很容易引起反抗,树敌过多容易被群而攻之,并且战争破坏力很大,即便战争胜利也是得不偿失,最主要的是战争一旦失利很容易王朝崩溃,强道很容易伤敌又伤己。”
李隆基顿了顿说道:“确实如此。”
接着李隆基微微一笑说道:“看来你所言非虚,确实所获不少。”
李倓也微微一笑说道:“孙儿只不过是纸上谈兵,如果真的要治理一国需要综合考虑,绝对不是孙儿的三言两语。”
李隆基似乎深有感触说道:“是啊!难啊!累呀!”
李倓看了看李隆基说道:“祖父!古人云:吏良,则法平政成,百姓所图不过衣食温饱,想长治久安,吏治才是重中之重。”
李隆基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朕何尝不是,但是忠良之臣凤毛麟角。”
李倓小心翼翼地说道:“良臣未必都是文人,满腹经纶未必都是治国良才,祖父选良臣无需仅限于文人。更何况大部分文人只会吟诗作对,夸夸其谈,于国于民毫无意义。”
李倓的话说到李隆基的心坎里了,李隆基忍不住赞道:“好!说的好!”
李倓知道李隆基心里想什么,肯定是往李隆基心坎里说了。其实这种事很好判断,假如李隆基真的对那群文人十分钟意为何要重用李林甫、安禄山、牛仙客这些人?
李倓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,按道理来说是个读书人,但正是因为是个读书人,所以知道在读书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文人绝对的人渣。
自宋以后的文官集团真的让人无法用言语形容。几乎所有文官都精于内耗、疏于外战,内无强国富民之策,外无御敌死战之心。
不管自己有什么想法必须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