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涅盘新生:科技赋能的生态之城崛起(2/2)
供不应求!\"工厂负责人展示着销售数据,\"客户最看重的就是全程可追溯的安全保障。\"
教育园区传来朗朗书声,沈浩然信步走去。星宁援建的智慧校园里,教室的全息投影设备正在播放立体地理课,学生们戴着ar眼镜,仿佛置身于名山大川之间;实验室里,3d打印机按照学生设计的模型制造教具,编程机器人在课桌上灵活移动。校长迎上来介绍:\"孩子们现在最喜欢上编程课,去年有三个学生的智能农业方案还获得了全国创新大赛奖项!\"
傍晚,沈浩然来到新建的市民广场。音乐喷泉随着《茉莉花》的旋律变换造型,全息投影在空中勾勒出熊猫、锦鲤等吉祥图案。一群老人围坐在智能健身器材旁,设备通过生物传感器实时监测心率、血压,并给出个性化锻炼建议;孩子们在ai互动游戏区追逐嬉戏,地面投影出各种虚拟动物,触碰即会发出欢快的叫声。
\"沈总,您看!\"王强指着广场一角,那里聚集着许多直播带货的年轻人,手机支架上的补光灯照亮了身后摆放的汶川特色农产品,\"我们联合星动短视频平台,打造了"汶川好物"直播基地,现在每天有上百场直播,帮助当地农户增收!\"沈浩然欣慰地点头,想起重建初期,许多村民对智能设备充满疑虑,如今他们不仅熟练使用技术,还成为了数字经济的参与者。
夜幕降临,新城的灯光次第亮起。住宅区的太阳能路灯自动调节亮度,农业园区的植物工厂透出柔和的蓝光,宛如繁星坠入人间。沈浩然站在星宁援建的抗震纪念馆前,看着墙上的老照片与眼前的繁华景象,感慨万千。手机震动,是汶川县长发来的消息:\"沈总,今天统计局发来数据,新城人均收入比震前增长了210!这一切,都离不开星宁的科技赋能。\"
沈浩然望向远处仍在建设中的科技研发中心,那里将汇聚更多顶尖人才,继续探索农业科技与智慧城市的创新之路。他知道,汶川的重生不仅是砖石瓦砾的重建,更是科技、生态与人文融合的新。这座涅盘重生的城市,正以崭新的姿态,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力量与科技温度交织而成的奇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