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东方硅谷的崛起序章(2/2)
,“未来半年,是决定智能手机市场格局的关键期。”
夜幕降临,园区的太阳能储能系统全力运转,将白天收集的电能转化为璀璨的灯光。在新落成的国际会议中心,首届“杭城全球科技峰会”正在举行。沈浩然站在演讲台上,身后的大屏幕展示着园区的未来规划:“这里,将成为中国的‘东方硅谷’。我们不仅提供办公空间,更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——从基础科研到成果转化,从人才培养到资本对接。”
台下,亚马逊、微软、索尼等企业代表纷纷点头。谷歌中国区总裁举起话筒提问:“沈总,贵园区如何确保国际企业的知识产权安全?”沈浩然微笑着切换投影画面,展示出一套复杂的加密网络:“星宁自主研发的‘昆仑’系统,采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,数据传输安全等级超越现有国际标准。同时,我们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,设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。”
会议结束后,沈浩然在贵宾室会见了几位重要客人。其中一位白发老者是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:“沈先生,听说你们在研发7纳米芯片?”沈浩然递上技术报告:“正是。星宁已投入20亿研发资金,希望能与台积电深度合作,共同突破技术瓶颈。”两人的手握在一起时,窗外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,照亮了远处正在建设中的芯片厂房。
回到云栖别院已是深夜,马婉婷正在书房整理星宁公益基金的资料。“今天又有三所山区小学申请‘未来教室’项目。”她将文件递给沈浩然,“对了,沈舒设计的儿童智能陪护机器人,已经通过了安全认证。”沈浩然翻看着资料,脑海中浮现出园区里那些年轻创业者的身影——他们中或许就有未来的“中国乔布斯”。
凌晨两点,沈浩然的bp机突然震动,是沈逸发来的紧急消息:“哥,三星派人接触,想购买我们的柔性屏幕专利。”他立刻回复:“约他们明天面谈,专利不卖,但可以谈技术授权合作。”放下bp机,他站在窗前,望着园区方向闪烁的灯火。2000年的杭城,正以星宁为引擎,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加速驶向未来。那些正在建设的产业园、实验室,以及尚未问世的智能手机,都将成为这座未来之城崛起的注脚,书写属于中国科技的传奇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