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章 东山水患剪不断,天下理还乱(5/6)
反扑,旧人迟早会反扑。吾已令,法之初,则敬;法之末,乃除。故而新法之初,勿要触怒旧人。就像一人,一只雄狮,在此幼年,纷纷舔舐仰目其上位,就是为了获得一线生机,待其骨已成,待其志已壮,便可勿须顾虑种种羁绊,这就是我等行法之道。”
黄庭坚笑曰“苏翁思虑周全,吾等当全力助之。”
二人停顿片刻后,黄庭坚又问曰“苏翁以为,赵煦君此次新法挂帅,能为新法促成几分?”
苏轼回应道“赵煦君为新法挂帅,其能不如其位重要,此法有君位者相助,必成。赵煦加入,让吾之法也成继王公之后第一个以皇帝名讳支持的变法。赵煦君虽然少年壮志,但是毕竟未有实战,此次挂帅还是有纸上谈兵之嫌,但是人皆需要成长,待此次变法之后,其心志必然成熟,成为明君便是指日可待。吾等乃为大宋培养了一个明君矣!”
黄庭坚笑曰“苏翁之力,博大而广远,非常人所能及!”
苏轼也哈哈大笑,二人终于走到枢密院,见得众人皆在等苏轼到来,苏轼急忙歉意的道“煦君,范公,苏某来迟了,还请见谅!”
赵煦急忙回应“苏翁为新法劳顿,疲乏万千,来迟情理可容,吾等不敢怪罪!”看看这赵煦嘴巴甜的。范纯仁倒是不愿买苏轼的账,眼神迷离不满的望着苏轼,却也不说话。
苏轼道“近日新法施行,有诸多事宜需要处置,河东路安抚使孙路将军回报,已经完成兵法变革,京西路经略使也回报说兵法之略已行。此乃两处与汴京最近的地方。他们安,汴京则安!”
范纯仁拿出一沓情报“诺,苏子未来时,分别有淮南东路,淮南西路,京西南路,南京道几处官员来报,兵法之策已行,其中京西南路官员也报吏法已行,当今顺利。”
赵煦道“苏翁呀!汝见得多地传来新法捷报,可否认定此法已成。”
苏轼急忙摆手道“新法成,则国家富,如今才刚刚开始。还未敢言其成败,煦君不必过于着急,不过以我推算,月后新法遍地开花已是常态。”
赵煦赞道“苏翁有信心,那我就有信心。没想到新法如此顺利,这比王安石公,范文正公的变法不知顺遂多少倍。”听到“范文正公”范纯仁心里下意识的为之一震,毕竟那是他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