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章 和盟交契修好时,苏法借势起(4)(6/8)
法,都皆呈现惶惶之色,向太后这无形之中给苏轼树立了多少政敌?本来这苏法设计时,就是为了避免触及到当政者的利益。现在倒好,向太后一下子把殿下群臣都调动起来反对苏法,若再出现一个司马光,那这新法岂不是又要凉凉了。
苏轼见宣德殿上喧哗了一阵又一阵,急忙出言解释道“官家啊,这聚财之策,不当从官取,而应从民从商取,官乃有万一,可是民商却有万万,其量众矣!故而钱财取之于官不如取之于民。”
苏轼是不想节外生枝,更不想引来不必要的麻烦,但是赵煦可没这个智慧,他说“苏卿家,娘娘所出乃是官家的一番心意,我即为变法的主帅,也当为众之表率,我特意捐出我所持金银玉器首饰玉帛文卷等,也当出售西域进献的上好良马,倾尽所有,只为汝法当成。”真的不长脑子就如同此也,赵煦第一招就让苏轼招架不住!这皇帝都出钱了,大臣能不出吗?大臣出钱心里能乐吗?大臣生怨,这种怨气是发泄在官家身上还是发泄在苏轼身上,这可想而知,苏轼必成众矢之的。
苏轼可真的无奈了。
向太后又来“体恤”道“苏子为国立法,为百姓立命,吾等也愿为新法出力同助苏子行事,谁不出钱,谁就不念我国恩,谁便是阻挠新法施行!”
向太后这种几番操持之下,众人无奈只得纷纷应声齐呼“愿为我大宋效力!”
向太后又道“而今既然新法已定,但看苏门子弟,乃有苏辙,不对,苏辙立为陇右都护,再观之,乃有黄庭坚,李格非,晁补之,张耒,秦观,李禧,董荣这些人远远不够也,我看不如让蔡京入你门府,以增汝等之力。再有常州府知事廖正一正在汴京待招,其年轻得力,才华都在常人之上,也付你苏门。”蔡京自不用说,一个狗皮膏药黏在汴京府的官门,其行有时为正,有时为负,正是投机者的表现。但这廖正一可是个新人,虽然此人已取功名十几年,却一直都是外臣,此番入京除了上报常州府事,还想寻机在汴京城效力,故而待招汴京,此时新法,正是用人之际,故而廖正一此来正是时候!
蔡京听到向太后推荐自己,急忙出班拱手应声“愿为朝廷和苏子效力!”众人听之,也只默然。
廖正一则更为感激涕零道“臣等久为散臣,今能入得苏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