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夏国王汴京留客,许芳丛千堆(2)(4/8)
盈透彻,我一眼就能看清长相,真的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也!”
晏秋应声道“‘青山’兄,我宋人乃是真面目示人,所以乃有正衣冠,清须眉之事。汝等蓬头垢面,一脸胡须必然为人中异类,小则引起百姓围观,大则会惊动衙门,或把你抓起当作一般盗匪也。”
李秉藏哈哈笑道“在你眼中,我不就是强盗匪徒吗?”
晏秋道“宋人结交,乃喜欢同类之人,同品学之人,若是我等与众不能交口三两句,则难入得其门,所以我和苏轼,黄庭坚从来不能交心俱语,盖因学识品阶不在一个层次。吾亦与朝中众臣无甚来往,只因官职地位不同,若不是我谋得军中副将,或许我也如那匪徒流氓之流相似。此所谓‘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’不同类则无言,不同群则无交。”
李秉藏疑问道“可是我在大夏国得知,你可是汴京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呀!”
晏秋反问道“你早就知道我!”
李秉藏急忙又解释“不,我只记得晏氏名门皆是大儒,并不晓得你之声名。”
晏秋方才明白李秉藏的意思,遂回应道“宋人之名,传不过三代,你目光还在我祖辈身上,你以为他的一生荣光会焕发在我身上,非也,我晏秋之名不过区区苍尔,何能为青山王,王青山挂齿。再说汴京城有几大势力,其一是高门(高太后族裔)和司马光、文彦博的旧派,为世人所憎恨,其二是范纯仁及王公(王安石)所领衔的新派,不过此派已是日薄西山,没有能力再掌控汴京,其三正是苏轼所领衔的苏派,此派现在风头正胜,只是还未遇明主,实在难出其利,这也是我心心念念想加入的派系,只奈是学品不够,未能入得其流。”
李秉藏抢道“那还有第四派吗?”
晏秋开玩笑的回应道“还有第五,第六,第七……”
李秉藏好奇问道“那你现在属于哪一派。”
晏秋利索且傲慢的答道“我无门无派。”说完一溜烟跑了。
李秉藏即刻追赶,“好啊!这些都是你胡编乱造的门派!”
晏秋微微得意的道“王青山,你乃是一个异族的王,我岂能将汴京城的虚虚实实悉数讲给你听,那岂不是泄露了大宋的机密。”
其实大宋朝廷中的派系大抵与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