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红袖碧鬟作了土,飞雪姗姗舞(3)(5/8)
,竹林七贤相伴,抚琴奏歌不是更好。”
众人哈哈大笑,有甚言者,“文叔兄,汝女之言可谓风格飒然,区区之年纪,性情却高过吾等几重山矣!”
李格非顿时无语,哀叹,“此女不可教也?此女教之过甚矣?”李格非默然。
苏轼回对李易安曰“哈哈,你之情怀是博大而慨然,但是人存于世,谁能洒脱的说出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’,你我皆不然。想那李太白也是曾求皇图霸业而不得才去山崖纵远,高歌斩侠的。其实从李太白的行文中看出,他便是求志而不得才发出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’的,不论是谁,若求志向,必先屈心而抑志。所以这一屋的老朽皆屈居这汴京之下。”
黄庭坚也回李易安曰“汝言纵酒放歌,抚琴七贤相伴也未尝不可,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谁能飘然离俗而不食人间烟火哉。无论在何处,都有切肤之忧愁。那怕是山崖,竹林,难道买酒不需要世俗的银两吗?哈哈!”
李易安好像是懂了他们的话,连连点头。
李格非显出十分歉意的对苏轼等说“今日苏翁来此,必有要事,切莫要为一个小子耽搁。”说完向王甄儿使了个眼色,这一次王甄儿没有反对,拉着李易安和李迒出去了。将远之时,李格非吩咐下人准备酒菜。
待王甄儿走出内院,不见人影时,李格非即向苏轼作揖欠身道“非授女无方,耽误苏翁及众议事矣!”
苏轼道“唉!切莫如此言语,我看汝女才智不凡,大宋始国至今,未有其二,我看只能与古先贤相比了。”
李格非谦虚道“小女年幼,难见其才,只是识得几个字罢了。”
久未说话的苏辙道,“我看不是识得几个字那么简单,其语言着实,引经据典皆有力却不失偏颇,即使是吾等之人也未必能比之更佳。”
苏轼道“汝女今岁几何?”
李格非答曰“这刚过完的年啊,已经十二岁矣!”
苏轼笑道“哈哈,着实不简单啊!”停顿一下,苏轼又长叹一声“可惜是个女孩呀!要不然汴京执事,必有其一方天地!”
众人哀叹片刻。
秦观出言,“苏翁,今日此来有十分紧要之事,吾等还是先议事为要。”
苏轼摇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