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章 和盟交契修好时,苏法借势起(4)(2/8)
必为图强,汝等阻力变法,乃是阻我宋奋扬,我看汝官越贬越低,不如下放出京,好好去山野之间研究宇宙万物的玄理。”向太后骂程颐大概也非本心,朝上大多数人都支持变法,她要是不识相,恐怕也会成为众矢之的。可是从另一角度也可解释,那便是王法(王安石的法)废止的这十年,大宋财政,军事,民生不仅没有变好,反而逐渐变差,并且到了一个不可挽回的程度,正是所谓的病入膏肓。所以才有更多眼明之人认为当初废除王安石的法度乃是大错特错。
既然有这么多人看到王法废止的弊端,那向太后则更不能站在少数人的一边,诸如程颐,崔淹等人乃是逆时代潮流,可以称之为“元佑逆流”。如此可以看出向太后虽然不聪明,但是察颜观色的本领却也是蛮足的。向太后随即骂曰“来人,快把程颐这厮叉出去,贬谪涪州,不得朝廷召见,不准入京。”
程颐还想狡辩,可是侍卫已经架着他押出了宣德殿。那侍卫也不手软,直接从数级的台阶扔了下去,可惜了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,骨头差一点就断了几根,不过好在几级台阶也不算高,程颐算是身乃完整的走出了宣德殿,从此便再未踏入宋朝宫墙。
众人见向太后盛怒,都乃不敢说话。这样向太后无形之中,又为苏党扫清了一波障碍。
宣德殿上安静了好一阵子。最后苏轼说话了,“官家,新法所立已久,如今施政迫在眉睫,刻不容缓。(又转脸对范纯仁道)范公心切,苏某怎能不知,只是事乃有先后,人乃有缓急,正如鲁直所言,万事当从一而起,而后才有二三!所以故而有‘兵,民,吏’,再推之‘官,商,富’。”
范纯仁默然的点了点头,估计也是不想再反对,或者也是理解了苏轼等人的苦心,遂言道“即是如此,当尽快施行,以观其成效,若有何事需要范某出力,吾当义不容辞!”
向太后也顺势来了个附和“哀家也愿为新法出力!”至于其是否真心出力,那谁知道,也许她只是想站在人多的一边,不忍自己被零落成个自一派。于是她又殷勤的对苏轼说“不知苏子现今还有何要求?”
苏轼急道“苏某施行新法,却为政令所阻,官无权则名不正,吏无令则行不得,所以……”
太后看出苏轼的意思,说道“哦,苏子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