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宋夏两战谁敌手,息止征戍愁(2)(3/8)
夫人责备唐迁道“你这小子,甚是无理,快去李伯父边上寻坐,为他斟酒。”唐迁无奈只得照做。
李格非举起酒杯笑道“唐李两家好久没有这么热闹,今日就借着国昌贤弟不远千里买来的西夏酒敬诸位!”
其余人也纷纷举杯应之。
就这样李唐两家乃是作了这些年来难得的一次聚会。不知从何时起,本来一起的两家人,却甚少能见面,虽然两家人相隔只是大相国寺的边上的几个商户,却很难再全部聚到一处,这也许就是宿命。宿命就是李格非是文臣,久在汴京,而唐国昌是武官,常年戍边。
第二天李格非求见苏子,俱说其事。苏轼则言力保宋夏之间达成和议,以安民心,当然更是为了施行新法寻求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。
夏宋之间还有一事,必须言明,就是晏秋和李秉藏的关系。散朝当天晚上,官家并未言明李秉藏去处,侍卫和下官还是将李秉藏送到上水门的晏府。可是晏秋明显不愿再照看(关押)李秉藏,因为他意识到他给李秉藏多少便利,就对自己有多少不利,官家已经怀疑其心志,所以此事最好能推卸给兵部或者刑部,更或者直接推给枢密院,让枢密院自己寻摸一处关押此人,总之晏秋得此人,如坐针毡呀!
待到晏秋归家时,看见李秉藏房间外明显多加了几个侍卫,而这个侍卫并不是晏府的家丁,乃是官家,或者是范纯仁,也或者是章淳安排的,总之晏秋是不知道这几个侍卫是怎么来的。晏秋无精打采的路过李秉藏的房间,也没有兴致再去看望李秉藏。
可是李秉藏听见门外有动静,知道一定是晏秋回来了,急忙开门喊道,“晏将军,可否一见呀!”侍卫拦住李秉藏,阻其莫要离开房门一步。
晏秋听到李秉藏喊自己的名字,本不想节外生枝,就假装没听到,谁知道晏几道来自己屋内寻问道“我听说今日在朝上受官家责罚了。”
晏秋默然的点点头。
晏几道说“这青山王一回来就没有消停过,你且要去看一眼!”
晏秋道“不是孩儿不想,只是吾与之关系越亲密,通敌之嫌就越大。”
晏几道说“有些事情,只要问心无愧,就莫要在乎别人的看法。这西夏王我看也不是十恶不赦之人。就再见见吧,毕竟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