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胡光珠玉迷人眼,利钝辨亦难(3)(2/8)
做法未免太有失大宋国风。”范纯仁又骂章淳道“章子厚行兵多败,莫作添乱!”言下之意是汝兵败临洮,就不要要打要杀的攻入兴庆府了。
但是向太后却急骂范纯仁道“没想到范尧夫也出来阻止哀家,莫非你不知你为宰多时,大宋国朝政荒弊,百姓疾苦更甚,你且没见到各地发来的告急文书,有多少是让我国府费力费钱的,汝若不能作宰,最好及早退位让贤。”先骂范纯仁以削其气焰,让范纯仁无话可说,然后再命侍卫将李昌吉拿下,保准范纯仁也会忌惮。
但是范纯仁还是急劝道“官家呀!即便范某不为宰,也要阻官家作此不道之事!”
向太后听之就更生气了,恨不得打杀这范纯仁。
可是事有拱火者总在,章淳急助力侍卫欲拉李昌吉等出宫门宰了,嘴里也是嘟囔着“呵斥”,“叫骂”之声。
苏轼见此情形,内心极为复杂的,范纯仁要被撤宰,那下一位宰相不就是自己吗(其实苏轼想多了,这官家对苏轼还是颇有成见的),苏轼半心欢喜,然而从大意上讲向太后处事确实不当,苏轼作为当朝大儒,不可能不晓得斩杀来使的坏处,最终还是阻止向太后行此不义之事,其叫道“官家呀,事不能如此呀!擅自处置敌国使臣,乃是国之大忌,而且作为使者早将生死置之度外,这夏国国主想必已经做好了打算。若吾等杀了他,对夏国来说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,可是对于我宋国来说是后患无穷也。首先身名俱毁,恐难立信于天地间,其次是列国尚存,难保伙结同心者侵我大宋,到时我宋可难抵御。其三,列国之间再有国事,谁还敢来汴京说话。再看看吾大宋派使者入夏,不也全身而退了吗?难道吾等信义还不及这胡虏之国吗?”
向太后听之只好慢慢舒缓情绪,然后道“苏卿家所言也是,只是这李昌吉在殿上甚是嚣张无礼,不把我朝的威仪放在心上。”
黄庭坚对曰“官家威仪在上,这李昌吉与青山交递信息确实有违常伦,吾等大可以此为记,可宣告四方,示以夏国不守常理!这也可算得上谈判筹码,一言以值四千金,这样再可勾兑些金银岂不是更为妥当。”
向太后微微笑道“还是黄卿家之法甚妙,(又转向李昌吉)既然你这么想说话,你且得付万金为汝不当言辞作买卖。”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