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章 外臣使至汴京楼,聊赠一壶酒(2)(5/8)
禧道“我看呀,这向门之后(指向氏族人)皆是功利之人,吾等所具之钱财,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九牛一毛,任其谁也不会放在眼里,更何况我们这些人皆是酸腐浪子,朝廷俸禄皆用来买酒,哪里还有钱来贿赂,我看不如写诗赞之最为得当。”
苏轼感慨笑道“妙啊!李乘风所言极妙,想那向氏也更想列入智者之列,必然对吾等诗文窃心欢喜,吾只要稍加赞美之,其便似魂飞云际,飘飘然也!”
黄庭坚笑道“哈哈哈,苏翁今乃明白此理,若是早个二十载,岂不是能与王公同名也!”
众人也哈哈大笑起来。
董荣道“苏翁,窃以为当务之急不是如何讨好向氏,而是看看西夏使者到底来之何为?‘引子’是青山王李秉藏,而‘引申’却是两国相安的大计。”
黄庭坚也反应过来“对对对,董禄江说的对,现在西夏使者已经入京,据说在枢密院属楼安排住宿,吾等可前往一探究竟。”
李格非也道“赞美向氏乃是后话,西夏使臣才是为今要计。西夏使臣刚入汴京,必然成为汴京名流争相约见的对象,其势头可能盖过向氏族人,若能得使臣多为我等言语,那新法必然是如虎添翼。毕竟外臣说话,多少也得给点面子!”
苏轼道“李文叔之言善也!”
李格非又道“这西夏使臣听说精通汉事,其若能得汴京一老文笔,其心必向我等,我事则可成。”
秦观补充道“如是这样,吾等且需速行,不能让文彦博等抢先。西夏使臣在大宋境内,即是身处异国他乡,最有心灵感触,其中遇到的第一个人必然会有绝佳的印象。”
苏轼急道“然也,”又急命下人拿来纸笔,正欲挥毫之际犯了难“这西夏吾也不熟络,写些什么好呢?吾曾见天下江山,又曾见云雨沧海,却不曾去过西夏,该如何着笔。”
众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也不知如何是好。
忽然黄庭坚笑道“此事简单呀!苏翁呀,你不是刚收了学子,乃是青山王李秉藏也,他应惧晓西夏之事,吾等大可请他来问之。”
众人纷纷出言“对呀!李秉藏乃是西夏国的王,更易沟通西夏国之事。”
苏轼高兴道“我原以为李秉藏只是西夏一个浪荡王,没想到今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