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夏国王汴京留客,许芳丛千堆(5)(6/9)
对苏轼道“汝之言甚违旧说,为何无人敢反驳,甚至有人还恣意附和;而吾与青山王之论‘思美人’,却得张晁二人嘲讽反对,有何异哉?”
苏轼道也略显尴尬的道“何为正,何为反,乃在于说者之经历、地位、品阶、人脉。汝一少年,晁张二人自然不把你放在里,待汝成长,成为这人间泰斗,必然无人敢反驳你。”
李易安则了然“即是如此,到时当能见得‘摧眉折腰事权贵’啊!”说时正望向张晁二人和自己的父亲李格非。
一时间几多人尴尬不已。
苏轼大笑道“哈哈,莫要如此论述,我与诸位不过是互为尊长,并无欲求和利益交织之嫌,故而非为‘摧眉折腰事权贵’也!”
李易安则拜谢苏轼道“如苏子所说,当是互相尊重而不是互相利用,便是好的人间。”
众人欣然一乐。
一时间李府狭小的正厅之中,其乐融融,众人举杯又饮,杯盘叮咚,西夏人、宋人皆欢,大人、小孩皆乐,长胡子、短胡子、无胡子的皆敬,黑头发、白头发俱饮,男人、女人皆喜。
一桌之上皆是嬉笑言语,唯有一人始终无言,那人便是王贺之,他与晏秋一样,都皆是被排除在苏门之外的人物,皆因官职,品阶,学识等不入苏门之流。大宋啊,还是一个讲求三六九等的社会,那李秉藏可入得苏门吗?当然不能,不过是因为他是一个王,大家都给面子罢了。
可是今天还应该入席的另一个人却没来,那人便是晏秋。
话说这晏秋在大相国寺被章淳的下人带走后,直来到章淳的住处。
且看章淳的住处乃是一个小小的偏院,前文已经言明章淳已不是一个京官,家眷产业皆不在不汴京,故而此院落乃是租的,那个所谓的下人也不是下人,乃是章淳在临洮城的副将,这晏秋应该是知道的。
一见晏秋章淳便哭泪掩面道“晏将军,你终于来了,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挂念于你,在临洮城中,若非你拼死抵住敌军,恐怕老朽这残躯也已丧生。”
晏秋听之感慨道“将军切勿挂心呀!为国征战乃是吾等分内之事,何分彼此呀!”晏秋上下打量章淳,看着并未完全痊愈的章淳又道“章将军,为何独居于此?”
章淳解释道“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