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夏国王汴京留客,许芳丛千堆(5)(2/9)
辰)向官家好言令你回调,汝在此年为凤翔签判,志意消沉。祖父乃应允之,并留之一饭,饭毕便留下教授我文章。所谓情深如此,卓文君,刘兰芝尚不及也,人间佳话只在故事,而弗姑姑却是真切,此间有一文,便是其情到深处所作,乃是:”
君去凤翔千日,妾断肠百次。烛火阑珊灯影戏,难说尽,此间事。
独过相思季,燕来罢,乱红飞逝。今朝对酒空游弋,一人醉,了生死。
苏轼惊奇诧异道“此乃弗儿所作?我却未曾闻,一去三十载,流年望生死,我负弗儿也!”说完潸然泪下,此处执笔者苏辙乃是快速写下这首词,交于苏轼手上,苏轼将词拿在手上反复思量。
王甄儿安慰道“女子自当自怜,所以我授易安文章,乃受弗姑姑启发。今朝诸位见得易安文章卓着,便是勉力自强,不为他人所左右,否则生而消沉,难涨天地之正气。”
众人方才明白王甄儿初出正厅之时那般娇小柔弱,善解人意不过是为了掩饰,其最大的目的是向众人展示女子要强的一面,李格非又被王甄儿将了一军,这一切李易安都看在眼里,为她此后的人生作下铺垫,就像当年王弗对王甄儿的教诲一样,受用终生。
苏轼则沉浸在无限的思念之中,不住的念到“弗儿去后三十年,我才看到她的文章,如目亲临,感慨良多,子瞻不忿,负弗儿多时,真是委屈了你(王弗)啊。”
众人见到苏轼如此,也是自哀,最后还是黄庭坚提醒他“苏翁!苏翁!人皆都有生死,弗夫人已去三十年,何必如此忧心挂怀!苏翁,今日吾等此来是为了拜会李易安。”
苏轼方才醒悟,轻轻的收起词作放入袖中,歉意的对众人道“见笑!见笑!”
众人体谅之,片刻安静。
话说李易安也是憋了好久,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,“诸位叔伯尊长,今日来我家,小女子倍感宠溺。娘亲授我学问,爹爹授我教养。吾乃长十三有余,杜樊川(杜牧,字樊川)曾有‘十三豆蔻羡年华,朝有青丝暮有他’这人间多事,诸位也是故事中人,能饮一杯否!”
李格非又来说教,“小小年纪,谁让你喝酒!”
李易安似委屈但很正气的回道“无酒怎能成诗呢,古来自有‘十里闻香,百里闻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