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 夏国王汴京留客,许芳丛千堆(4)(1/8)
酒过三巡。
李秉藏又问道“中原乃是文盛天下,可是我乃西夏人,所识不过是阅文识字而已,如何才能如诸位这般享誉天下呢?”
苏轼道“中原之文,乃是万年积淀,并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,从先秦、两汉、盛唐再到而今,其书巨万,吾等众人皆是攫取其中一寸,汝若想得之,必然要细心潜识,才有所成。”
张耒道“中原文化,博大精深,想在旦夕之间有所成,极不可能!”
晁补之抢道“汝若想有所成,需先拜为苏子门下,若干年后……哈哈!”晁补之张耒意在讽刺其还是不要枉费工夫了。
没想到李秉藏却当真,笑道“承蒙不弃……”欲举杯敬之苏轼。
桌上李禧、董荣、李格非听之纷纷叽叽喳喳,觉得此事万万不可,毕竟能得苏子指点,是多么难得的机会,岂能让这个西夏人轻易……
苏轼也急忙阻拦“无咎之言谬也,青山王乃是一王族,吾乃是一臣子,怎能……”
李秉藏则辩解道“怎么不行,试问天子也有人师,怎么就不能收我为内!”
此时李秉藏更加不依不饶欲拜苏轼为师,可是有个小厮跑过来气喘吁吁的对李格非说道“大人,你今晨临行遗文在此,夫人特命我送来!”就这样李秉藏拜师还没成就被打岔了!
李格非顿觉奇怪,心想“自己今晨没有遗落任何文笺”李格非接过一看,两腮一热通红,那张纸便是李易安所作的《和苏子文》,原来这王甄儿气不过李格非藐视李易安之作,故而作此策以“羞”李格非,女人啊!怄气时真的什么都做的出来。李格非见之笔笺,急欲藏之,可惜了众人早已看到“和苏子文”几个大字,这下可跑不了。
不论事当如何,总之这李秉藏拜师的事就被苏轼抛之脑后了,这也算是解了苏轼之围,毕竟拥一敌国的王为弟子,将来若有不测,再定个通敌叛国的罪名,划不来!
黄庭坚急忙抢过那笔笺,兴奋又诡笑的吟道:
岁月如梭,华年与梦皆难复。泱泱春雾,化作萧萧雨。
独自思量,却道红尘误。人间路,才情苦愫,向晚蓬门去。
黄庭坚笑道“文叔兄,此乃何意呀?”
李格非尴尬的无语道“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