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夏国王汴京留客,许芳丛千堆(3)(1/8)
苏轼闻之急忙过来查看。
既然被拆穿,李秉藏倒是不慌不忙“李某虽然曾是夏国的王,但是现在确为宋国俘虏。也是为宋国的景色所吸引,所以才央求晏将军带我出来呼吸一下这中原的空气。决然不会逃跑,更不会让晏将军为难。”
苏轼走到跟前看到着宋人装束的李秉藏却大笑起来“诸位莫怕。这位果真是青山王也。真是人不可刮目,否则就是另一个人了。今此观之,其真乃与我宋人无异也。”
张耒道“苏翁小心,此人确曾是杀人如麻的西夏王族,吾等切不可掉以轻心!”
苏轼道“唉!吾等都一把年纪的人,这种事情心胸要放的开,你们没有听他说不会跑吗?”
晁补之道“言语之事,都在嘴上,岂能当真!”
苏轼却道“苏轼一生游历天下,见人百千,还未与西夏的王把酒言欢,今日不如就此机会,邀王痛饮,如何哉?”此话呀!苏轼问众人,也问李秉藏。
李秉藏自然十分欣喜,苏轼之名在夏国也是如雷贯耳,而且今日在场各位,哪一个不是人间灵杰也,若能把酒畅饮,便更是人间幸事,试问西夏有哪个王能与中原众儒痛饮?有这种待遇,李秉藏所得可谓是人间独此一份也,于是欣然答应。
李秉藏先行起身往苏轼的大桌走去,留下的晏秋和王贺之在这一桌不知所措。二人见状不得不也跟了上去。
这样苏轼的大桌就显得略微有点局促。看这些人到底都是何人:苏轼、苏辙、晁补之、秦观、张耒、李格非、黄庭坚、李禧、董荣、王贺之、晏秋和青山王李秉藏也。
过不多时,酒菜已上,苏轼先言“诸位,吾等把酒论政多时,却从来没有和异国之宾相论,今日恰巧西夏国青山王到访汴京,实在千载难逢,吾等倒是非常想知道西夏国的王能带给我们带来何种新颖的论策。”
苏轼所言也是极为客气,俨然将本为俘虏的李秉藏作为座上宾对待,听的李秉藏面红耳赤矣,但是作为王其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,说话却没有半分怯场“承蒙苏子抬爱,我这个大宋的罪人能在宋国内结识名满天下的大宋仕子,而且还一次性结识那么多,实在是皇天不负我也。”李秉藏停顿一下又接着说道“吾少年时,便听的汉家老师教授宋乃天子之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