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章 闻说功业在临洮,将军剑出鞘(2)(1/8)
吕惠卿则从战略决策角度分析道“官家,既然夏兵能如此深入临洮城而不被我宋人发现,想必此敌不众,未必是西夏国主力,若是贸然围困兴庆,必然遭至兴庆府强烈抵抗,而洮州府之敌也并不一定会回援兴庆。”
向太后则问言“吕公就凭西夏人入我宋地而没有被我宋军没有发现,就认为此敌不众?”
吕惠卿道“臣乃只是猜测,古计虽好,但不过是纸上谈兵,韩师朴(韩忠彦,字师朴)所言虽有道理,但是并不能保其万全,若真的是小股西夏敌兵侵入洮州府,此策则为大谬也,目下只洮州府有难,若解之困,只需沿途分兵往之,灵州城内辖兵万万不可轻动,此乃有镇敌复侵之用,贸然分兵以援洮州府,灵州或失,晋阳就暴露在西夏铁蹄之下,更四下危矣!灵州只可散兵不可分众兵。”
向太后道“诸位莫要只言事之窘迫,更要有解困之法,洮州府虽然离汴京城上千里,但是大宋之土,哪一寸可予人,列祖列宗在上,必然不会轻易饶茹今人。”
苏轼道“目前朝中已经无兵可以调遣,再行征招,恐时不济也。”
吕惠卿言“吾等回汴京述职,只带区区数百人之众,汴京城防不可调遣,为今之计只有从灵州分兵五万,臣沿途分别从解州,华州借兵,以解洮州府之危。”
向太后听吕惠卿之言,如获救星道“既然如此,就依吕公之言行事,一切计谋调遣皆由吕公定夺!”
吕惠卿略有为难道“此计虽行,但是大军变动,必然要靡费更多钱粮,不知……”
向太后道听之无言以对,只能眼巴巴的望着苏轼。
苏轼尴尬的道“官家,目下慰军,慰民,慰吏皆是用钱之计,如何能计(算计)出钱去行军”苏轼面露为难之色。
向太后听苏轼如此言语,便十分不悦,于是道“既然无钱行军,那不如苏法就此暂缓,待朝中富余再行新法计策。”
苏轼听之如临大患,急道“官家,不可呀,苏法乃是既定之策,不可乱之,恐怕日后落得个朝令夕改之罪名也。三军将士,天下人间,三府六吏皆不可乱也。”
向太后怒道“你之法,就是要花钱,而今打仗也要花钱,若是西夏兵马打到汴京城,我看不仅是苏法不可行,恐怕这汴京城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