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红袖碧鬟作了土,飞雪姗姗舞(5)(1/9)
苏轼道“今日句,今日去,今日年华可不误。吾等有若干句,今就记此,可否?”
众人哈哈一乐,苏辙说道“今日之句,早已记录,可装订在案,待日后可查阅。”
苏轼道“好好好,那今日的酒还有几番?”
下人回道“已经所剩无几了。”
苏轼道“哈哈哈,没想到今日到此本来是论政,却变成论诗,果真是非凡一般。也许是吾等之才不在政治,而在文意。”众人也纷纷乐呵而已。
而后就是李禧和董荣作句。
遂毕,众人纷纷拜别,各自归家去了。
然而李格非府上的事却远还没有结束。
下人们在收拾残羹剩饭。
李格非叫来王甄儿和李易安大声怒道“小小易安,今日出尽了洋相。可知错否?一点家教都没有。”其顺手还扯了一根竹杖。
可能李格非声音过于宏大,行为也过于凶狠,居然吓坏了李易安。李易安没有了刚刚对句时的那番盛气,嘤嘤然的躲进了王甄儿的怀里。果然小孩还是小孩,虽然能与当代大儒对句,却也害怕父亲的板子。
王甄儿急忙的护住李易安,也厉声喝道李格非“你疯了吗?收起你的竹杖和夫子嘴脸。休斥责我的易安。”看来王甄儿也真的生气了。
李格非怒道“都是你一妇道人家带坏我的孩儿,目无尊长,苏翁乃是当代大家,其欲收易安为义女,是多少人修了几辈子都换不来的机会,你和易安不仅不珍惜,还出言讥讽,真是有眼不识泰山。”其实李格非心里明白他自己也不想让易安拜苏轼为义父,此番说辞只是给自己找个台阶。认苏子为义父对于小易安命途地位自然有莫大的好处,可任谁也不想割舍自己的孩儿。
王甄儿见李格非还没有解气,自然也不肯落其下风,毕竟论成长经历,王甄儿才是名门之后,李格非不过是寒门庶子,王甄儿在气势上绝不想善了,急怒斥曰“苏子名门,我才不稀罕,我若是有意,二十年前我就是苏门第一,何至于等到今天。况且苏子之行,我更不愿与之同伍。动地于山河,又教条于行马走狗之间,岂不是很累吗?更重要的是苏子行履浮沉,他日又去往天涯江湖,赤壁水大浪高,岂不知会覆舟否?”
李格非又怒道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