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红袖碧鬟作了土,飞雪姗姗舞(2)(2/8)
?楼台琼阁人间遇。
书写完这一首《蝶恋花》,苏轼扶灵而眠,或而梦见眉山风烟,兰竹苑里,纷飞着泛黄的竹叶,年少的苏轼执笔欲挥毫,王弗在一旁研磨。而一旁端茶送水的正是年幼的王闰之,三人喜唱和着人间情话。忽而见远方一行官人正敲锣打鼓而来,没错,他们正是眉州知县派来的报喜先生,得知二苏同榜及第,眉州沸腾,知县也来巴结这进士人家。那报喜先生拿出朝廷拟好的喜报宣读,苏轼,王弗,王闰之跪身接迎喜报,待那人念完,苏轼抬头看那报喜先生欲接,然后寻望却又周遭寻不见苏辙……这不就是未了的梦境吗?
而这一首《蝶恋花》却经苏子侍人之手,传到苏辙,黄庭坚,李格非等人手中,一时间引得众人拆解。是的,大宋文仕,不论谁将有一文,必传令左右好友同窗阅之,这样才更能得近心境。
第二日,大相国寺的李府(李格非家)之中,李格非手捧苏子之文(《蝶恋花》)视若瑰宝,与夫人同鉴,李易安在侧。
李格非道“夫人你看,苏子曰,‘应笑孤人何处去’却又道‘故人何处去’显然孤人是苏翁自己,而故人却是王闰之,一音相关,上阙念自己,下阙恋故人,所谓蝶恋花,没想到洒脱如苏子,深情却如厮乎,叹哉!赞哉!”
王甄儿看着这一曲《蝶恋花》自然也能感受到苏轼的深情,但却没出任何评价的话,却将诗文递予正在身侧的李易安并示意李易安解读之。
李易安吟毕,王甄儿反问道李易安,“安儿可知此曲深意。”
李易安恭谨言道“字字识得,字字珠玑,然而安儿未经历生死别离,不解此种深意,只晓断肠之人,必是长情之士。”
李格非和王甄儿纷纷点头,知其女学识必不同于寻常人家的女子,分外开心。
却说另一边,苏辙与黄庭坚早已作一处,此二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懂苏轼的人,必然也明白苏子深意。此曲言苏子深情,那么苏子的深情必然是对王闰之的人,可是此苏黄(苏辙和黄庭坚)二人却生“邪”恶的念头。
黄庭坚道“子由,吾在汴京,常出入宫闱军帐,知晓官家,兵家各方事宜,大娘娘所恋者不仅仅是宋室江山,还有曾是的年华,而苏翁之词却是她年华中不可或缺的东西。兴许如若将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