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朔风万里征人还,凭君封侯间(5)(4/7)
京城的执事,又不明授宰职,苏某有心却无力呀!”苏轼虽然大言于此,却也不遮遮掩掩他对宰职的渴望。
范纯仁微微一笑道“苏子所虑,也是众人所虑,亦为官家所虑。此事当有多面考量,昔者,有大能却又掌权者皆身败名裂,苏子不妨类比于王公(王安石),司马公(司马光),亦如家父(范仲淹)人生起起伏伏,待到身死人灭,大多为天下笑,若感恩涕零者,不过区区之数,再有文彦博,韩琦,王圭,蔡确哪一个不是郁郁而终,真是令人扣腕痛惜。所以苏子莫要以权谋为要,当与众生相望于江湖,岂不是快哉!”
苏轼急忙回声,“苏某与众非为一己私利,盖为天下,为大宋江山长治久安,个人之声名不足为要,且问四荒皆有不臣之土,天下纵有不服之人,吾辈当以克己勉他,终挽大宋江山于既要。你且闻三闾大夫被流于湘水尚且虑楚运,诸葛之俊才不为私生,却为刘氏殚精竭虑,吾今日有一点点亏意又算得了什么。”
范纯仁还是用规劝的语气道“吾知你等胸怀天下,可是胸怀天下要遇到明主才能实现,范某观这人间几十年,你在争我在夺,到头来却一无所获,谁不为天下笑,有的人甚至留下了骂名,你何必要趟人间这抔浊水。”
苏轼见范纯仁有意劝退,实在是有违己意,内心实为不爽,试问天下谁人对功名利禄不在意,只有不乘意的仕途,却少有不图功名的仕人,就连纵酒放歌的李太白也在叹息“人生在世不乘意”,苏轼内心这么想,却还是毕恭毕敬的回应“尧夫大人之言,恰似苏某所思,吾正在意那快意江湖的诗酒人家,那不如今日在此就不醉不归了。”苏轼说此言极为违心,但却言辞洒脱,没有半分不快。
但是秦观张耒却不乐意了,明明是找范纯仁来给苏轼提点提点的,却没想到范纯仁一来就劝退,真是好生不快,秦观直言道“尧夫大人,目今汴京城事务繁多,人事跌宕,正需要一位得天独道之人整理朝务,而眼见汴京只有苏翁有此能耐,能一泻汴梁之靡风,苏子出山,往小言,于在座的各位都有益处,往大了讲,家国天下都皆尽乎能事,尧夫大人一来便生退缩之言,未免让在座各位汗颜。”
秦观之言的确语气偏重,现场呈现尴尬之色,苏轼急忙解氛道,“就说刚刚不能喝太多的酒吗,尧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