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历下汴京两地长,苏门各尽觞(2/27)
是时李格非为枢密院使,虽政令大多出自文彦博范纯仁,但是多数都由李格非秦观等人拟定,也正是令由苏党之人所拟,所以新党才不会过于闹腾,若是政令皆出于文彦博等,那汴京城似乎又要闹的开花了哎!
时事稳定久矣,李格非想着把妻儿接来汴京城照料,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,于是其每到闲暇便告假赶回历城与王甄儿商议。
马不停蹄,驰辕千里。
李格非见到久违的妻儿,喜不自胜。急忙将李易安抱在怀里,似孩子般语气问道,“我家的孩儿最近有没有听娘亲的话呀?有没有用心读书呀?有没有想爹爹呀?”喜气之色溢于言表。
李易安乖巧的答道“有啊,爹爹,娘亲昨儿教了孩儿一首诗,孩儿背给你听”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李格非听后立马夸奖道“好好好,娃儿真乖!”转头又对王甄儿轻声温柔的道“辛苦夫人了,我儿出落的亭亭大方,都是夫人的功劳。”
王甄儿应声“她也是我的孩儿呀,我自然要上心啊。”
李格非又笑“对对对,辛苦夫人呀!”
李格非抱起李易安亲昵的问,“你刚所背的诗词可知其义啊?”李易安懵懂的摇摇头。李格非也顾不上王甄儿在身旁,就给李易安讲这一首《山居秋暝》的来历“这王维啊,天性通灵,自号摩羯,通宇宙而晓经义,王门府第,出入皆王孙贵胄,而王维却更喜山水,尤其是清秋雨后。所以就有‘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’”李易安听之此语默然的望着王甄儿“母亲…”
王甄儿见此情形,似有责备的语气对李格非道“一个四岁的娃儿,懂什么王孙,夫君切勿牵扯太多旧事,养儿切记拔苗助长。”
李格非见王甄儿如此说,也辩驳道,我这也是让她接受旧事的熏陶,并不是真的要他明白王孙公子的故事。即便还在肚子里的娃,也希望她更懂经义和规矩。
李格非和王甄儿各自闲扯,夫妻二人及孩儿生活自是情理怡然,同时又是一派新的人间词话,令常人羡之。
三秋稍冷,日晚舒流,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