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历下汴京两地长,苏门各尽觞(13/27)
多。
话说李格非单身匹马飞赴之汴京!若是将军立马,驰骋天涯倒还好说,可是李格非乃一介文弱书生,千里驰骋,难免有所不适,李格非病倒了,还未得见苏翁,就奄奄虚脱于王府,就是这样的,李格非病体难抑,甚至错过了上朝,是的,就是苏轼北归后的第一次上朝。那朝上的光景又当如何呢?
话说那朝上,众班文武立于殿下,苏子也手持象芴,一本正经的立于殿下,但从衣着上,苏子打扮明显不拘一格,或者正是因为苏子久居臣外,生活洒脱惯了,就是所谓的放浪形骸。
小皇帝见朝上有新人入来,每每都想问何许人也,却每每都被高太后吓止,赵煦哪里认得苏轼,苏轼离开汴京时他还是个孩子,现在他还是个孩子。可是高太后看到苏轼这般打扮,心中自是不悦,但是碍于苏轼在江湖上以及庙堂上的地位,不好言语,就故意假装没有看到苏轼。
朝上静寂,无人敢先出言语,高太后似有见状,语气雄浑而有张力的说道“诸位爱卿,最近我大宋可有什么事发生,可以启奏!”。
众人无人响应。
忽然从后排一人身出列,又是河东路经略王安礼,说“臣等驻防幽云久矣,大辽国势日衰,何不乘此良机,攻之以复我幽云。”众人也附和之。
高太后道心想当然不能打仗,也不会打仗,这不过又来索要军费的,于是喃喃的问道“王安礼将军,前次所言,你在驻防西夏,为何现在变成幽云了?”
王安礼回应道“盖因河东路上拥辽国,右拥西夏,两相依偎,故而两向而防,两向而战,西夏辽国都是我朝劲敌,二者皆应防备,臣等多边在心,操持万方!”
又一人出言“上攻击大辽,左防及西夏,恐怕左右不能两全,西夏日盛,民风彪悍,最好是联一攻一,至少要许以利害,否则难免在后方骚扰。若是两线作战,则势难定也!”
高太后听完似有不悦“大宋向来以和治天下,既然钱财能解决何必刀兵,不如都许以利之,令其不要骚扰,吾等专心处理内政事端,哀家听闻,闽中不平,可有此事?”
福建路按察使肖纲启奏“闽中尚无大事,只是泉州外客商船抢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意,遂激起当地人的不满,偶有不良之民抢劫外客,事少,不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