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郓州小吏赴汴梁,焉知是福殃(3/31)
在五人变六人,气势更比之前。李格非先言,“诸位都是先到这里的,不知朝中是何动向?谁人知晓?”
晁补之说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高太后执政,皇帝年仅十岁,高太后为人守旧,深受新法之苦,这次势必要折断一众新党羽翼,我等既非新党之人,也非旧党之人,只需静观之。”
晁补之说的全对,李格非知道自己和这五人既非新党也非旧党,利则不会全得,弊亦不会全揽,遂也就心不在焉的说道“官家年少,心智未成熟,但是高太后乃先皇之母,新皇帝之祖母,是否会全盘否定先皇帝之政策,也很难说!”
最老者胡庸年似乎更有经验“先皇帝与高太后因变法不睦久矣,一人去,另一人必踩之,我看,要变天了。”
晁补之不屑道“不论天怎么变,我自有我的笑,大不了就是去外地做个誊抄朗,再多做几年,也是无妨。”晁补之也算是看清了这尘世,无非就是你争我夺,你上我下,唯有远离才能活的痛快“苏翁此番未肯入京啊!苏翁去年做黄州团练使,今又改任,旅途奔波,劳疲俱加,幼子又不幸夭折,正伤心,实在朝事误人,这次回调谪人,恐难见得苏翁也。”
李格非等众人听完,遂觉得非常遗憾未能在此次与京中会见苏翁。
晁补之又补充道“苏翁出任黄州团练使期间游于赤壁感怀所作诗文,皆世间绝妙啊!你等都闻否?”说完即吟诵: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故垒西边,人道是:三国周郎赤壁。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谈笑间、樯橹灰飞烟灭。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众人皆以为千古佳作,世事如流水,淘尽英雄,但却如苏翁者也感慨人生如梦啊!唯酒敬江月,一切如厮乎断肠!
晁补之道“苏翁之作,气势雄浑,又婉转多情,问念小乔,柔情可见一斑,可是到头来,却还是生了白发,人生如梦呀!流水乎问江月。”
胡庸年则不忿的对晁补之道“无咎(晁补之,字无咎)被外放可不是因为新旧党争,”言下之意就是晁补之外放是因为“御史台案”说白了就是多嘴,胡庸年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