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郓州小吏赴汴梁,焉知是福殃(2/31)
找崔僚和王迥,果然此二人如唐国昌所料,皆对新党旧党已无念相,唯愿安居于此。
李格非又去寻觅李禧,董荣,此二人收到朝廷请调,已经先行赶赴汴京。
李格非见此情形,不知如何是好,当真有人结伴而行才好,可惜,该走的已经走了,不走的好似也拉不动,遂归家与王甄儿道别。
未等李格非开口,王甄儿急言“爹爹来信,叔叔现已被查办,家里疏通,现在削职在家,传言在新法执行中有染金银,多半是诬告,恐还会下狱,爹爹邀你去汴京商议办法。”
李格非叹息道“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,这么快汴京就有反应了。”
王甄儿担忧道“祖父早就严令小叔叔远离新法,可是耐不住小叔叔的性子,如今汴京娘家也是急的若热锅上的蚂蚁!”
李格非此前听了唐国昌,崔僚王迥的话,本也觉得此时并非出入官场的最佳时机,新旧交替之时最易纷争,伤及的肯定都是无辜之人。但是现在,丈人家却有事,还必须往汴京走一遭,逃也是逃不掉了,李禧和董荣得到朝廷诏令已去,这下子连商量的人儿都没有了,所以只好独自去了。
李格非小心翼翼的来到汴京城。
但看那汴京城,陈桥门外柳依旧,柳上新枝偎高楼。高楼侧畔汴水流,汴水流尽胭脂酒。此情此景恰如五年前离开时一样的繁华,李格非奉旨入京,他走入了熟悉的环境,熟悉的街道,先过广济河,河水开渠,流向人间芳草地,胭脂桥上人留意,意到侧畔高柳系,开宝寺灵光乍现,似是欢迎来人,却道来人是故人,遂奉新酒叙相逢。问取一斗缶,一饮解千愁,曾今醉时论千秋,而今旧地又重游,高楼依旧,柳巷依旧,却不是故人互相留。李格非感慨万千,但是这城中正是处于新旧交替的庄严肃穆之中,李格非看到自己熟悉的环境,虽然心中欣喜,但是行为上却不敢造次,毕竟谪官来还,还是要收敛一些的。李格非来到官舍,看到已有众多官员入住,等候下一次的统一召见,这些人中不乏有一些人是旧日同僚,见人纷纷作揖叩首,以示敬重。李格非远远看到胡庸年,晁补之,张耒,李禧,董荣等一起,似在辩论,无疑这几位都是苏轼的左膀右臂,李格非自然要与之凑近。
李格非快步的走到这五人之中,现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