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儿孙的路(2/4)
下难道想碌碌一生?”
李承乾沉默良久,不想,轮回中或有沉沦,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在努力活着。他如今想脱离李唐皇族,只是因为自己天不假年,李唐皇族宗室清洗血腥,不愿意儿孙将来卷入其中。
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
一宿不眠,倒也免了更换朝服的繁琐,李承乾直接去承天门在候着上朝。
“过往制考卷子礼部批阅结束,交由三省长官共议,太子殿下领了尚书令的大印,今年这一批卷子。臣启陛下,可要太子殿下参与复议?”
还没缓过神,房玄龄丢过来一个炸弹,改作业太要人命了,他正要开口拒绝,就听父亲道:“太子领了尚书令大印,自是要参与复议的。太子,你意下如何?”
李承乾道:“既在臣权责范围之内,臣自当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李世民道:“鞠躬可以,尽瘁就免了。朕未必有十几二十年精力,再养一个太子。”
李承乾不语,父亲言外之意,皇帝没有废立之心,警告前朝大臣不要在他和李泰之间摇摆。
“前隋的炀帝贪图享乐,好大喜功,皇后以此为鉴,缩减太子用度,培养太子节俭质朴的品德。朕管太子近年所行,皇后的教导颇见成效。太子德行已成,往后用度就不必再行限制了,恢复太子原有的用度。诸位爱卿,可有异议?”
在座大臣有几个不是世家出身,家财万贯,太子一个月八千钱的俸禄,就是恢复了在他们眼里,那也是不值一提,自然没人有什么异议。
李承乾起身谢恩,道:“臣谢陛下!”
“太子应得的俸禄,非朕加恩,勿烦致谢。”
李承乾拜过归座,用不了那么多钱,但涨工资总是件很快乐的事情。
早朝结束,跟着众大臣用过午膳,在两仪殿一起议事。
李世民让人把制考的卷子从礼部取出来,同一众大臣参与复议。
糊名制创立于武则天即位初年,但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,该举措并没有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,一直到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,陈靖上疏重提糊名制,得到宋太宗的采纳,此后被广泛使用。
贞观年间没有糊名制,李承乾不用看,都知道送上来的是些什么人,随便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