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焚尽千窑雪 ·不渡万古尘(3/6)
密信,忽然发现残存的\"初七\"二字与泉州港残卷笔迹相同。
\"回盐场!\"她翻上滇马。
\"今夜真正的杀招不在河道\"
子时的盐场飘起细雨。
沈知意摸着晒盐砖上的新辙印,发现盐垛位置较清晨偏移了三寸。
陆云袖的刀锋撬开某块活动砖,底下露出磁州窑陶砖铺就的暗渠。
\"是往钱塘江引潮的闸道!\"沈知意掬起渠水细嗅,\"掺了工部军器监炼锋用的硝石。\"
暗渠尽头的闸房里,八名盐丁正搬运贴有\"赈灾粮\"封条的陶瓮。
沈知意注意到他们脚上官靴沾着靛蓝釉料。
与当铺掌柜捏开的翡翠扳指内藏的铜针釉色相同。
\"陆大人,东南角!\"
女锦衣卫的鸣镝箭截住欲逃的盐丁统领。
那人怀中的磁州窑陶印摔成两半,露出内藏的工部批文:\"嘉靖二十二年三月初七,拨宁波盐场硝石三千斤\"
沈知意突然掀开某口陶瓮,瓮底铺着的根本不是硝石,而是掺了糖霜的琉球硫磺:\"严党要借盐场晒盐,将硫磺混入官盐运往九边!\"
统领突然咬破衣领毒囊:\"今夜子时三刻\"
海风送来咸腥的潮气,沈知意怀中的铁算珠骤然发烫。
她想起父亲熔剑前夜在陶轮上画的潮汐图——嘉靖五年黄河决堤那日,正是三月大潮时。
\"去防浪堤!\"
两人策马冲上石塘时,望见二十艘漕船正趁着大潮出港。
最末那艘的吃水线异常深沉,桅杆悬着的陶铃在风中撞出梵音。
陆云袖的绣春刀劈断缆绳,拽着沈知意跃上船帆。
底舱堆满贴着\"磁州窑贡瓷\"封条的陶瓮,瓮口火漆印却是倒着盖的。
\"是私盐!\"沈知意掰开某块碎瓮,\"严党在官盐里掺硝石硫磺,再用磁州窑陶瓮运往各边镇——边军若用这种盐腌制粮草\"
刀光忽至。
八名倭寇装扮的死士自陶瓮堆中暴起,刀法竟糅合了锦衣卫的破阵式。
陆云袖格开两柄倭刀,忽然发现对方腕甲暗纹与北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