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 军费改革(4/6)
,感激地说:“谢殿下关心。”他退出书房,既然太子这边没什么事,自己就回去继续练功。
金銮殿内庄严肃穆,文武百官分列两旁,身着朝服的官员们或低声交谈,或沉默等待。殿内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味,鎏金龙柱在烛光下熠熠生辉。皇帝赵恺渚坐在龙椅上,脸色苍白,眼窝深陷,显然身体状况不佳。他手中握着一块玉佩,轻轻摩挲着,似乎在借此缓解身体的不适。
赵希若深吸一口气,上前一步,朗声道:“启禀陛下,臣女请上奏。”
皇帝微微点头,声音沙哑却不失威严:“准奏。”
赵希若打开奏折,开始陈述:“近年来,北乌国屡次犯我边境,边疆战事频发,我朝军队虽英勇善战,但军费开支庞大,国库负担沉重。臣以为,军费改革势在必行。臣提议,削减不必要的军费开支,提高军队的战斗效率,同时加强对军费的监管,杜绝贪污腐败。”她的声音清脆有力,响彻整个大殿。
话音刚落,五王爷赵德宗站了出来。 他冷笑一声,反驳道:“赵希若,你说的军费改革,具体要怎么实施?军队的战斗力岂能靠削减开支来提升?这不明摆着是要削弱我朝的军力吗?”他的语气咄咄逼人,显然早有准备。
赵希若不卑不亢地回应:“五王爷,臣的改革并非简单削减开支,而是优化军费使用。比如,减少军队中的冗员,提高士兵训练质量;加强对军备采购的监管,防止以次充好;同时鼓励军屯自给,减轻国库负担。”她条理清晰,每一句都掷地有声。
五王爷眯起眼睛,步步紧逼:“说得容易,做起来难。军队冗员哪是说减就能减的?军备采购涉及众多环节,你如何保证不被钻空子?军屯更是空话,边疆苦寒之地,能种出什么来?”他的声音中带着嘲讽,试图动摇赵希若的立场。
赵希若正色道:“五王爷,改革自然有难度,但不改革,军队弊端会愈发严重,最终危及国家安全。臣愿意亲自监督,确保方案落到实处。”她的目光坚定,直视着五王爷,没有丝毫退让。
殿内的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。兵部尚书站出来支持道:“赵大人说得有理,军费开支的确需要整顿,否则长此以往,国库难以为继。”可户部侍郎却皱眉道:“清理冗员怕会引起军中不满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