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七、在水一方的情愫(五)(4/6)
治资本,营造声势。
这些当然都是后话。年前,我抽空又去了一趟省城。到张晓东家中拜访时,正巧碰上他在家。他和郑淑娟热情挽留,非要我留下吃午饭,我实在推辞不过,便与他一同小酌了几杯。
闲聊间,他提及了年后即将开展的人事调整。据他所说,基本已经确定,他会调回省里,担任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。听到这个消息,我心里不禁暗自欣喜。毕竟这个厅的很多职能都与我们开发区的企业对口,这意味着以后在省级层面,我又多了一位有力的助力。
在讨论县长接任人选时这个话题时,张晓东说他和刘克己都更看好王雁书,认为他是接任县长的合适人选。然而,市里却另有打算,计划让王雁书接任援疆的匡铁英,担任副书记一职,县长则由其他区县的副书记来担任。原本以为匡铁英退出竞争后,县长之位非王雁书莫属,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实在让我始料未及。
我向张晓东询问其中缘由,他解释道:“自2007年起,省部级正职必须异地交流任职,市一级也要求50以上的岗位进行异地交流。据说,县区一级很快也会全面推行这一政策,目的在于打破党政一把手长期在同一地区任职的局面。”
对于这样的大政方针,我自然是全力拥护与支持。但不得不说,这也彻底打破了我主政家乡的构想,心中难免有些失落。
张晓东拍了拍我的肩膀,语重心长地叮嘱:“宏军,我担任县长这三年,为了平衡各方利益,没能给你提供更多的支持,全靠你自己一路拼搏,取得如今的成绩,实属不易,我由衷地为你感到欣慰。”
他的话让我心里一暖,感动之情溢于言表:“老兄,我自己有多少能力我清楚,要是没有你在背后默默支持,哪有我的今天。不管以后我们身处何方,这份兄弟情谊,我一定会铭记于心。”
酒过三巡,张晓东已有了几分醉意,或许正因如此,他对我更加毫无保留,直言问道:“你对小沈印象如何?”
我认真地回答:“沈梦昭同志理论知识储备深厚,工作能力出色,为人公正,作风正派,浑身洋溢着朝气,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。”
张晓东摆了摆手,脸上带着几分笑意,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:“宏军,咱俩之间就别兜圈子了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