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二、蕙质兰心的知己(八)(5/6)
说不准,但有备无患总归是好的。况且,明年北京奥运会就要举办了,这对房地产行业而言,无疑是个重大利好因素,咱们必须充分利用起来。依我看,还是那句话,广告宣传方面的力量,还得进一步加强。”
众人思索一番后,纷纷认可了我的看法。
随后,我找到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陶鑫磊,将手头工作详细地向他做了交待,确保我离开期间,开发区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。
省委党校此次精心组织的培训班,核心课程紧紧围绕 “科学发展观与经济高质量发展” 这一关键议题铺陈展开。诸如《2008 年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应对策略》《宏观经济调控与政策工具运用》《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分析》等课程,犹如一扇扇通往宏观经济世界的大门。在学习过程中,我仿若置身于全球经济的宏大棋局之中,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宽,分析问题的角度也上升到了全新的宏观层面,对 2008 年经济发展趋势也有了更为清晰且深刻的认知。
开班后的第二周,省报记者专程前来党校,对培训班中的学员展开采访工作。巧的是,由于此次采访聚焦经济议题,前来的正是省报经济专栏的资深记者沈梦昭。
如此迅速地再次意外相逢,我和她皆是惊喜万分。短暂的寒暄过后,我们便围绕经济领域的诸多问题,一头扎进了深入交流之中。交流过程可谓精彩纷呈,时而,我被她鞭辟入里的观点所折服,心悦诚服地颔首认同;时而,面对不同见解,我们各执一词,争得面红耳赤,谁也不甘示弱。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激烈碰撞,氛围非凡热烈。
最终,沈梦昭抬手看了看表,无奈笑道:“今天这辩论暂且到此为止吧,时间不早了,我还得赶回报社赶稿子呢。明天是周六,要是你还有兴致,咱们找个地方接着探讨。”
我几乎不假思索,欣然应允了她的提议。毕竟,与这样一位才思敏捷、气质逼人的女子相处,即便是争论,也是趣味盎然。
在党校食堂用过晚餐后,我的手机屏幕亮起,是杨芮宁发来的短信:“你来省城这么久,怎么都不联系我?”
我迅速敲击按键回复:“课程安排得太紧,实在抽不出空。你怎么知道我来省城了?”
很快,手机再次震动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