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一、天人永隔的爱人(二十三)(1/6)
谈及苏轼,我的思绪不禁飘向了他那首被誉为“千古绝唱”的《江城子》,这首悼妻词中深情与哀思交织,映照着我当下的心境,不禁让我心生戚戚。
幸运的是,清婉并未察觉到我情绪的微妙变化,依旧满怀期待地催促我继续讲述西湖的故事。
于是,我深吸一口气,继续为她描绘起白居易修筑白堤的壮举,以及堤上“平湖秋月”与“断桥残雪”的绝美风光。随后,我又讲述了杨孟瑛主持修造杨公堤的传奇,以及堤上“花港观鱼”与“雷峰夕照”的动人景致。
听完我的讲述,清婉感慨万千:“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他们才是真正的好官啊。”
她温柔地转头望向我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“关宏军,无论你将来官做得大小,心里一定要时刻装着老百姓。即使不能名垂青史、千古流芳,也千万不能成为遗臭万年的恶官。”
这句话,如同烙印般深深镌刻在我的心中。在我未来的宦海生涯里,我始终谨记朱清婉的这番嘱托。虽然未能创下惊天动地的伟业,但我始终坚守初心,致力于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。无论是在身居高位、手握重权的顺境之中,还是在身处江湖之远、历经风雨的逆境之时,我都未曾忘怀那份对老百姓的深情厚谊与责任担当。
因为,我知道,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承诺,更是对清婉那份纯真而深沉情感的最好回应。在西湖的见证下,我们的爱情与信念,也会像那些流传千古的佳话一样,熠熠生辉、永不褪色。
接下来,我计划前往萧山一次,那里汇聚了众多知名的钢结构企业,它们所生产的轻型钢结构与建筑幕墙,无疑是我们开发区内建造厂房最为便捷、实用且高效的选择。
自来到开发区以来,每次目睹工地上繁忙的建筑景象,我的心中都会萌生一个念头——引进一家钢构生产厂家。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实现招商效果,还能使厂房建设显着提升效率、缩短工期,并大幅降低运输成本。
这个念头如同一颗种子,在我心里悄然生根发芽。而此次陪同清婉游玩的契机,终于让我得以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。
当我向清婉透露这一计划时,她毫不犹豫地表示了支持。
尽管我心疼她旅途疲惫,建议她留在酒店休息,但清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