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老天爷呀(2/3)
人的道,害得爹娘搭进去沈家大半个家业,才保住了自己的秀才功名和继续科举的资格。
即使他以乡试第一名的解元身份归乡,身份上是可以和柳举人平起平坐了,可柳家多年的背景资历积累,也不是他仅凭一个举人名头就能比的。
他用了整整两年,直到转年后一朝进士及第,入了京中某位三朝元老的眼,自己借力打力,才把柳举人及其背后势力彻底击垮。
他那时,才知道什么是权力。
如今,虽然断了科举入仕的念想,可偶尔半梦半醒间,很难不去贪恋权力的滋味儿。
沈齐正沉浸在自己的所思所想中,又听对方转移了话题。
“少东家,我弟弟说你答应过他,认全三字经上的字,就可以借两本书……”
“嗯,正要告诉你呢,这书房里的书,足有三千本之多,你尽管挑两本便是。”
各种书籍令人眼花缭乱,看了好多本都觉得适合腊月。
“只能挑两本吗?”
沈齐点点头。
“《管子国蓄》有云,‘夫物多则贱,寡则贵;散则轻,聚则重’;《左传》中也有‘物以稀为贵’的说法。”
“韩愈《进学解》中说:‘贪多务得,细大不捐;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。”
“苏轼《送安淳秀才失解西归》有云:‘故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’。”
“……”
沈齐说兴正浓,宋立春却是已经听得头大。
“好了,少东家,我明白啦,就是不容易得到的东西才会珍惜,给腊月一次拿的书多了,他反而看得走马观花,不如少拿点仔细研读,对吧?”
“嗯。”
“知道了,我只挑两本,谢谢少东家。”
沈齐说话被人打断,听对方那语气,明显是不耐烦了,他忽然也来了脾气。
想当年,自己也曾在国子监讲过学,听他讲长篇大论,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,这个眼睛长在天上的小丫头,实在是不知好歹!
当时的自己,不管府里还是外面,谁敢打断他的话,那是活得不耐烦了。
偏偏这个小丫头,嫌弃的是如此明目张胆,反倒不好拿她怎么样了。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