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章 以和离之名(2/3)
宋立春无不感叹。
“贫寒人家供一个孩子读书不容易,总是想着办法逼孩子多学死学,就盼着日后有个好出路。”
“可他们不知道,读书之路有多卷,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炮灰,是别人的垫脚石。”
“真正不愁吃穿的富人家的孩子,就像胖虎这样的,家里早就给他准备好了后路,根本不必起早贪黑挤科举这一条独木桥。”
沈齐虽然第一次听说‘卷’和‘炮灰’,放到语境中,却也不难理解其中意思。
他点了点头,算是认可这番话。
“不错,整个平原县,每年在读的学生大概四五百人,生员录取却不过十余人,竞争之残酷,绝不是夫子和学生家长催着逼着就能行的。可惜,很多家长想不通,只觉得供读不易,必须让孩子学有所成才可。”
每年四五百个学生,争抢十个生员也就是秀才名额,难度可想而知。
多的是五十多岁连秀才都考不中的老童生,更别提后面的举人、进士。
宋立春叹息。
“我三叔三婶,便是那想不通的家长,只可惜了我那堂弟。”
魏胖虎根本没听两人在说什么,只是听到立春姐姐提到了自己的名字,才有兴趣插话。
“姐姐,我爹说了,把我送到学堂是为了有人看孩子……呃,就是看我,免得我在家里调皮捣蛋,他看着心烦。嘿嘿。”
两大两小正说着话,邱家父女俩就进来了。
邱德明是听女儿说了那宋家夫妻的事后,过来求证的。
宋立春并没有添油加醋,而是实话实说。
“我是宋家人,自然不会故意偏袒外人,可我大伯母在宋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多年,宋家村人都有目共睹。可眼下却是,我大伯自己犯下大错,却还只想一封休书就把我大伯母扫地出门。”
“我爷爷不同意他休妻,已经气病在家。”
“他又去找了我们村长写休书,村长是个讲理的,说什么都不肯做这缺德事,休书自然是不肯帮他代写。”
“他是实在没办法了,才来县衙走正式休妻流程。”
这个时代,庄户人家休妻的极少极少,即便有,一般也只需要两个家族的长辈们点头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