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(2/4)
\"alice女士,这是来自中国云南的一位面包师陈阳先生发来的邀请,他想邀请您参与到‘土地面包联盟’的活动中,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面包师一起分享风土面包的故事。\"
alice接过信,微微一笑:\"云南?听起来很有趣。我愿意去。\"
---
3
几天后,一场跨洲际的视频会议在全球范围内举行,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面包师参加,由陈阳担任主持人。会议以“‘面包与土地:全球文化交融’”为主题。
会议正式开始时,陈阳站起身,用普通话缓缓开口:\"各位,今天我们在这里,用一种最简单的语言交流——面包。\"
画面切到非洲的一个村委会里,一群村民正抱着陶土面包对着镜头微笑;切到法国的面包坊里,一位老妇人正在揉面,而她的背景是一面挂满了风土面包的墙;切到孟氏集团新开发的生态面包工厂里,现代化生产线上,一盘盘带有地理认证标识的“地方面包”正在打包。
陈阳继续说:\"面包不是一种商品,而是一种语言。它可以让不同文化的人,讲述土地的故事,传递土地的价值。而我们今天的任务,是通过面包,让全球的文化更丰富、更多样。\"
这场会议吸引了超过1000万观众全程在线观看,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,是一位巴西面包师用原住民语言诵读着与土地相连的故事,背景里是一片金黄的甘蔗田。
会议结束时,陈阳举起一杯酒,笑着说:\"我希望,未来我们能听到更多关于土地的故事,也希望,每一个面包都能带给人幸福的记忆。\"
全场上万观众爆发出掌声。
---
4
与此同时,云南村庄里,陈启正忙着准备一场村民面包节。
这场节日的特别之处在于,除了传统的云南麦香面包,他们还特意邀请了几位非洲、法国和日本的面包师,带着“故乡的风土面包”前来分享。村民们也特意准备了自家种的作物,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土地的感谢。
大会正式开始那天,村民们带着自己做的面包,和各国面包师一起,站在村头广场上,将自家面包摆成一个圆环,象征着土地的完整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