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 武家荣勇夺武状元(3/3)
荣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,他不仅是文坛的佼佼者,更是武林的翘楚,他的未来无疑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。
武寻归身着青缎襕衫踏入贡院,历经三场九日的鏖战,终以二甲十九名的佳绩荣登进士榜。殿试的时候,皇帝看着八分相像四皇子的武寻归,就有意查问了武寻归的出身籍贯,又问了一些其他方面相关的问题,武寻归都一一回答,滴水不漏,那神情举止,与四皇子是大相径庭,皇帝压下了不切实际的想法,他的四皇子早就不在人间,尸骨都找到了,还能活过来不成?
武氏三房嫡子武天赐年方弱冠的以《治河策论》夺得乡试第七名,年稍长的陆昊虽在诗赋环节略有瑕疵,仍以经义五题全优的成绩位列三十六名,双双经过会试,殿试等最终摘得进士功名,被赐封了官职,陆昊被派往北方边境的沙棘县当县令,武天赐则被派往南方的盘丝县当县令。
武氏大房长子武正荣虽在殿试策问时因笔误痛失二甲,仍凭扎实的典章功底获赐同进士出身,吏部当即签派其为宛平县丞。
秋闱放榜之日,当第一匹报喜马踏碎朱雀街的晨雾,锣鼓声里武府朱门次第开,管家撒出的喜钱如雨落,街坊争相传诵\"十四岁的文状元郎\"。正厅贺礼堆成小山时,忽闻西街又起马蹄声,披红挂彩的传令官高擎黄绢:\"武官人弓马试再夺头筹!\"方才举杯道贺的李员外失手打翻越窑青瓷,王掌柜的八字胡抖若筛糠,几个扒着门框的顽童脆生生喊破了天:\"快看!武三哥哥的状元袍外又套锁子甲!\"
当报喜差役的马蹄声次第响彻武府门前的青石巷,武三娘颤抖着手接过喜报,一边打赏银钱一边说:\"武氏的子孙,皆入仕林,他爹啊,你可以瞑目了。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