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1章 准备南征(1/3)
随着与尼德兰人达成和解,整个大明便进入了对内发展的阶段。由于橡胶树长大需要时间,因此朱由渠便从巴达维亚进口了很多橡胶。巴达维亚的荷兰总督卡尔·维尼瑞尔通过卖橡胶赚的盆满钵满。如今他每天都在期待着大明的商人前来,因为不但可以卖橡胶给他们,还可以从大明商人那里买到很多廉价的瓷器和茶叶。然后一转手卖往欧洲,自己再狠狠的赚一笔。
有了进口的橡胶,大明的蒸汽机很快就解决了漏气问题。输出功率比以前大多了,经过一年左右的改进。不但体积变小了,而且动力比以前还要大的多。如今火车已经定型,北京到南京的铁轨正在铺设。所有的国营工厂大多都用上了蒸汽动力。很多的民间工坊也开始采购蒸汽机作为动力,这让蒸汽机供不应求,成都和南京的生产工厂堆积了大量的订单。为了让大明快速实现工业化,朱由渠不得不下令,由朝廷牵头出技术,民间出资的方式,在北京,开封,西安,武昌,广州建立了蒸汽机生产工厂,以满足全国的需要,但蒸汽机的技术是绝对保密的,每台蒸汽机都要备案,由专人负责,绝不允许技术外传,或出口给大明以外的其他国家。经过两年的发展,大明就像一架进入快车道的车一样,在工业的大道上开始一路狂飙。在蒸汽机的共鸣声中,整个大明提前两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。大量的工业品远销世界各地,让大明的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。有了蒸汽机后,大明的铁甲战舰也开始进入正轨。在永武三年,第一艘铁甲战舰降龙号下水海试。满载排水量达到五千吨,配备了口径更大,射程更远的舰炮,同时重型舰炮还装了保持稳定的陀螺仪。而其他五艘铁甲舰,也在各大造船厂夜以继日的建造。第五军团和第六军团已经形成了战斗力,大明做好了开疆拓土的准备,朱由渠等待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结束,同时也等待着伸向河西走廊的水泥路完工,而西安到西域的铁路也正在计划中。
眼看着还有一年时间,朱由渠准备提前在南面搞点儿事情,于是他叫来了李岩和张氏兄弟商量。朱由渠对几人道:“如今我大明国力日盛,但我们商船出海还是要看西夷人的脸色。当然这需要海军来打通海上商路,因此,为了配合未来的海战,朕准备拿下整个中南半岛,将大明的势力向南延伸。这样我们的舰队将来西征时,便有了补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