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 黄河入海口和海鲜大宴(4/6)
,是一种耐盐碱、耐干旱,能够改良土壤、美化环境又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。”
文汇点点头:“贫瘠之处也能长出郁郁葱葱,生命力顽强的花草树木。”
“这个三春柳,还有一个特异功能呢,”涛哥故意卖个关子。
果然,连莲好奇地问:“什么特异功能?”
“三春柳有未雨先知的功能,每当天将降雨,她的枝叶会变得格外滋润透亮、花儿也会分外艳丽醉人,所以,人们称之为“雨师”。”
“三春柳还能酿蜜呢,色如琥珀,甘甜爽口,非常有营养,是健身滋补的佳品。”云平知道的不少,之前家里有这种蜂蜜,是爸爸教给他的。
涛哥点头:“这个三春柳,还真是浑身是宝啊,她的枝干,还可以编花篮、做盆景呢。”
下车换船,众人穿着橘黄色的救生衣,小心翼翼登上游船。
游船在海上行驶了半个多小时,咸湿的海风打在脸上,跟陆地上的风有点不一样,好像是有了形状。
每转一个弯,就是一片不一样的景色,大家没有说话,都在默默感受这浩瀚的水色。
偶尔看到几只野鸭子,连莲便尖叫几声,算是跟这些原住民打个招呼。
船在一片开阔之处稍稍停顿,涛哥指着平阔的水面说:“看,这就是河海交汇之处,都说河水不犯井水,在这里,河水跟海水相交了。”
众人伸长脖子,雄浑的水一荡一荡,说不出到底是黄色还是绿色,还是黄绿色。想象中的泾渭分明并没有看到,交汇之处并没有广告图片上那样分明。
大家转头疑惑地看着涛哥,等着他解释一下,涛哥:“呃泾渭分明只是大势相临那一瞬间,现在嘛,已经交融在一起了。呃就是在这里附近没错的。”
云洁看着这翻滚的水,想象一下宣传图册上河海相交时泾渭分明的样子,所谓“看山不是山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就是这个意思吧,把镜头拉高,视野变大,这黄黄绿绿也就能分得明白了。
涛哥望着这一片茫茫海域:“一碗黄河水半碗沙,黄河含沙量高,黄河泥沙在河口附近淤积,经过百年沧海变化后,形成了黄河三角洲,并且淤积面积还在以每年3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着。”
“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