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退缩·烧制陶器(3/3)
先挖些黏土制作成一个比较厚实的圆饼,再用手指扎出约莫十几个洞眼并将它们扩大,一个简单的炉排就做好了。
只是刚做好的炉排需要令其变得干燥一些才能使用,所以需要烧一堆火将其烤干。
在烤干炉排的同时,就可以去挖出一个用来做炉子的坑,再用混合了干草碎屑的黏土修建炉灶的上半部分。
等炉排靠得相对干燥之后,就可以将其放在灶上,周围再围上一圈黏土之后加柴烧制。
不过在此之前,炉灶内部烧柴的区域还得加上一层炉条。
农村的灶膛内基本上都是铁条,她这会儿没那条件,只能用黏土捏一些长条烧干,再从上往下卡进炉灶里。
这些炉条要和炉排一起烤干,所以在制作炉排的时候她也得顺道将炉条也做出来。
等炉灶以及炉排烧干固定,她才能继续用黏土沿着炉排周围加高出一圈合适高度的窑墙。
将窑墙也用火烧干,一个用来烧制陶器的炉子才算得上是完工。
不过一般将窑墙做好并塞入柴火烧制的同时,她也该开始揉捏黏土,制作陶坯了。
制作陶坯也有讲究。
一般来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在新鲜黏土里掺些熟料,也就是烧制完成又再次敲碎并碾成细土的陶器,这样可以防止陶坯干燥时出现开裂,同时还能提高烧制成功的概率。
但这会儿她可没有烧好的陶器,因此只能等烧完一批之后用残次品做下一批。
除此之外,烧制陶器的炉子还需要一个盖子用来确保炉子内的温度足够。
因此,她还得再捏一个面积合适的盖子拿去烤干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