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七章智守雄关,卧龙再献奇谋(2/4)
。
当务之急,是整合关内所有力量!
诸葛亮当即下令,将先前被俘的汜水关守将陈瑞带到城楼。
陈瑞被两名墨卫押解上来,面色灰败,眼神黯淡,一副心丧若死、引颈就戮的模样。他看着城外黑压压的匈奴大军,又看了看身旁气定神闲的诸葛亮和面色坚毅的李牧,心中五味杂陈。
“陈将军,”诸葛亮并未以胜利者自居,语气平和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城外匈奴大军压境,兵锋所指,非止李将军一部,更是我大汉疆土,关内数万军民!将军固守关隘,本意亦是为国尽忠。如今大敌当前,将军以为,是继续心怀芥蒂,坐视雄关沦陷,玉石俱焚;还是捐弃前嫌,同心戮力,共御外侮,方为上策?”
陈瑞浑身一震,抬起头,复杂地看着诸葛亮。
诸葛亮继续道:“将军麾下尚有两千忠勇将士,熟悉关防,经验丰富,乃是守城的中坚力量。亮并非嗜杀之人,亦敬将军守土之志。若将军愿约束部下,与我军并肩作战,共守汜水关。亮在此以主公之名担保,此战之后,无论胜败,必保将军性命无忧,或准将军解甲归田,或视战功另行任用,绝不食言!若匈奴破关,你我皆为亡国之奴,将军以为如何?”
一番话晓以大义,点明利害,更给了陈瑞一个台阶和一线生机。陈瑞本就不是贪生怕死之辈,只是性格固执,认死理。先前见识了诸葛亮的智谋和李牧的气度,又亲眼目睹匈奴大军的凶残,心中早已有所动摇。
此刻听闻诸葛亮不仅不追究其责,反而愿意委以重任,共同守城,一番剧烈的思想挣扎后,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将猛地单膝跪地,声音嘶哑却坚定:“罪将陈瑞,愿听军师号令,戴罪立功,誓死守卫汜水关!
“好!将军深明大义,实乃国之幸事!”诸葛亮亲自上前将其扶起。
有了陈瑞的归顺和他麾下两千生力军的加入,汜水关的防御力量顿时大增。诸葛亮当机立断,立刻下令,将李牧的墨卫、亲兵与陈瑞的原守军混合编组,打乱原有建制,分段划定防区,责任到人。如此一来,既能有效利用兵力,互相支援,又能避免原守军心存隔阂,消极怠工。
随着诸葛亮一道道清晰明确的指令发出,原本有些混乱的城防迅速变得井然有序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