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五章伪面慈心,将计就计!(2/5)
张。李牧并未直接前往王家,而是派人“请”王伯来城主府议事,理由是商讨安抚民心、重建家园之事。
不多时,王伯在家人的搀扶下,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厢房。他看起来比往日更加苍老憔悴,额头上缠着布条,似乎在之前的混乱中受了轻伤,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悲痛和忧虑。
“老朽见过主公。”王伯颤巍巍地行礼,声音沙哑,“听闻城内出了奸细作乱,纵火行凶,实在令人痛心疾首!不知主公深夜召见,有何吩咐?老朽虽年迈,但只要能为榆林镇出一份力,定万死不辞!”
他言辞恳切,表情悲愤,若非事先得知情报,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一位忧心城池安危的忠厚长者。
李牧示意他坐下,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他,缓缓开口:“王老先生言重了。请你来,是想问问,关于城内这些奸细,老先生可曾听到什么风声?或者,察觉到什么异常?”
王伯闻言,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慌乱,随即被更深的悲痛掩盖。他捶胸顿足,老泪纵横:“主公啊!老朽有罪!老朽有罪啊!”
他“扑通”一声跪倒在地,涕泪交流:“老朽…老朽也是被逼无奈啊!那些天杀的匈奴人,他们…他们抓了老朽远在乡下的独孙,威胁老朽,若不替他们传递消息,就要…就要杀了我的孙儿啊!老朽也是一时糊涂,只想着保住孙儿性命,才…才做了糊涂事!”
他一边哭诉,一边“主动”交代了一些“内情”,比如他被迫传递了几次无关紧要的消息,认识哪几个外围的联络人等等,但对于纵火、献城图谋等核心罪行,却绝口不提,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胁迫、犯了小错的可怜老人。
李牧静静地听着,脸上不动声色,心中却冷笑连连。王伯的表演不可谓不精湛,声泪俱下,情真意切。但李牧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,对于心理学和微表情有着远超这个时代常人的理解。
他敏锐地捕捉到,王伯在哭诉时,眼神数次不自觉地瞟向门口,手指无意识地绞紧衣角——这是内心紧张、寻求退路的表现。他描述被胁迫过程时,细节含糊,逻辑上存在几处难以自圆其说的漏洞。最关键的是,他虽然看似悲痛欲绝,但那悲伤中缺少了真正绝望和悔恨的深度,更像是一种刻意表演出来的激动。
而
本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>